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过年之前 先掸檐尘 “矮凳”勿低也勿矮 喜闻乐见“乒乓春晚” 一碗上海菜肉馄饨 金铃塔与上海说唱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4-03-03

喜闻乐见“乒乓春晚”

文 /程志忠

每年春节前,总有一场让乒乓爱好者非常牵记个比赛,伊就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公开赛”,也是阿拉搿点上海球迷心里个“乒乓春晚”。作为乒乓球爱好者,我当然要赶到现场观看比赛。今年个比赛放勒虹口体育馆举行。混合团体项目意外有了刘诗雯、周雨、闫安等国手加盟,让现场气氛更加爆棚。场内十几只乒乓台子浪,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最终刘诗雯、周雨领衔个沿浦一队强势夺冠,选手们个高超球技频频吸引眼球,让看台浪个球迷侪大呼过瘾。

讲到看“乒乓春晚”个爱好,离不开从小勒弄堂里打乒乓白相个经历。当时弄堂里个汏衣裳搓板是我爱好个摇篮,容国团、庄则栋、江嘉良等乒乓名将是我练球个动力搭仔偶像。除脱当中有段辰光,我去农场务农,呒没条件打球,后来回到上海,顶替到学堂工作,学堂里个乒乓房就成了我工作之余常来常往个地方。退休以后,又有社区乒乓房可以接轨。隔三岔五搭仔球友打得热火朝天,汗衫湿透。勿过么,虽然欢喜打乒乓,但是自家有几斤几两还是拎得清嗰,打乒乓个技术实在一般,所以特别欢喜看高手打球。

记得第一次看“乒乓春晚”,是勒王家宅路浪个“红厦”体育馆。几十张“红双喜”乒乓台同时开战,男女老幼各种年龄组个乒乓好手依次上阵,各展绝技,场面特别壮观,一下子就拿我吸引过去了。后来几届赛事转移到大一点个东华大学体育馆。我勿但自家按时去“轧闹猛”,还带儿子去接受乒乓熏陶。记得当年有勿少高手参赛。有“上海一怪”发球很妖,直横拍、左右角打法变化莫测个吴明飞;有弧圈高手屡演逆转好戏,两届男子单打冠军倪水雄;有沉着稳健防中有攻个女子王牌徐梅君;有球风凶悍,善于正反两面对拉弧圈个李灵波;还有技术全面敢于搏杀个新星朱毅……

2011年开始“乒乓春晚”转移到闵行体育馆,地方虽然偏了一点,但场馆更大,参赛球员搭仔观赛人数屡创新高。馆外天寒地冻,馆内热火朝天,我一次次迎着寒风,带仔干粮,从长宁区天山新村赶过去看比赛。记得2016年“乒乓春晚”最后一天决赛,风特别大,我搭仔儿子乘地铁1号线到莘庄出站,一阵狂风迎面刮过来,拿我眼镜刮落在地,右面一块镜片碎脱了。我迭个高度近视只好戴仔只有一块镜片个眼镜走进场馆。虽然“独眼龙看比赛,越看越吃力”,但是看到了左华荣、周敏、叶旻初、朱毅、李灵波等高手个巅峰对决,还是斜气捂心嗰。

再后来,“乒乓春晚”花色品种越翻越多,除脱原来男女各级别、组别外,又增加光板单打、孪生和家庭双打等项目。花样经一多,比赛场地又勿够了。主办方只好拿羽毛球馆临时改成乒乓球赛副馆,主副馆38只乒乓球台,场面超大。我就像脚踏风火轮,勒观众群里轧来轧去,啥地方精彩就去啥地方,忙得勿得了。

每趟比赛结束,手机里总会存满精彩镜头。乘车回去辰光,天已经墨墨黑,肚皮咕咕叫,心里特别开心。迭个大概就是一个乒乓爱好者独有个乐趣,也是对“乒乓春晚”最长情个告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