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看视频听钱程沪语朗读
文 /曹振华
说唱是早年流行于上海搭仔苏浙部分地区个一种曲艺形式,脱胎于唱派独脚戏。到了20世纪50年代,说唱演员黄永生到北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相声泰斗侯宝林对黄永生讲,全国叫说唱个曲艺形式有交关,侬用上海闲话来说唱,就应该叫“上海说唱”。
我第一趟听上海说唱,是20世纪60年代从收音机里听到袁一灵演唱个《金铃塔》:“桃花纽头红,杨柳条儿青……”接下来么就是“苏州城里四秀才郭陆卜束……”“冰灯钉鹰星……”等等,吐字清爽,一气呵成。我当场就听得入迷了。从此以后,只要听到收音机里唱起《金铃塔》,我就会坐下来听一歇。《金铃塔》也老快个风靡上海滩。
袁一灵个弟子,说唱表演艺术家黄永生进一步推动上海说唱发展。还有同为袁一灵先生个弟子龚伯康搭仔蔡惠中、林锡彪、方艳华、顾竹君等也勒了舞台浪表现了上海说唱个海派风采,勒了说唱表演里增加了南腔北调、地方戏曲,传承了“什锦说唱”个唱派风格。伊拉唱个《热心人》《吃老酒》《上海游》《石油塔》《人财两空》《高价姑娘》等等,侪斜气受欢迎。说唱表演里个人物角色讲起各地方言,喜剧色彩斜气浓。黄永生又别出心裁,创作了《山》《人》《灯》《门》等作品。
有一次,我看黄永生演唱《山》,伊一口气唱了九十九座山。既让听众感叹阿拉国家个美好风光,唱词曲调又让人听了哈哈大笑。曲调丰富多彩,运用了越剧、锡剧、淮剧、甬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一曲唱好,另一曲又接上来,行云流水,天衣无缝。最后,勒了观众个掌声里,伊又拿出伊个绝活,从《山》个最后一句开始倒唱,唱起来快而勿乱,一句勿错,一字勿漏。观众惊叹,掌声喝彩声再起高潮。我忽然想到滑稽泰斗周柏春勒独脚戏《学英语》里向倒背英文字母,最后一句“DCBA”让人拍案叫绝!黄永生倒唱《山》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周柏春勒了上海说唱浪也有名作,比如《龙华塔》,用《金铃塔》个曲调唱颂龙华塔个风光,同时批评个别游客采摘桃花个勿文明行为。电影《三笑》里有一个老船工划船送唐伯虎追秋香,里向有几段江南山歌唱得蛮有趣,“早穿棉袄午穿纱,腊月里抱了火炉吃西瓜”“一年四季百花香,秋香桂子独称王”。虽然迭个船工是用普通闲话唱嗰,但是伊个音调唱腔、让我觉得斜气熟悉。后来电视台一档戏剧节目里提到,为老船工配唱嗰正是周柏春。
还有滑稽泰斗杨华生说唱功底也交关结棍,伊唱个《小菜场》斜气闹猛,唱词里拿蔬菜搭仔肉食品对开,生活气息斜气浓,里向个白菜、冬瓜、芋艿头、长豇豆、鸡毛菜、塌棵菜等蔬菜全部拟人化,表现得活灵活现。
可惜,近年来上海说唱勿大听到了,期待上海曲艺人能够传承发扬上海说唱,让上海说唱重振雄风,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