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一本杂志 一个雅集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2024-03-03

一本杂志 一个雅集

陈栩园

王钝根

严独鹤

毕倚虹

江小鹣

杨清磐

周剑云

王钝根(左)与丁悚(右)的游戏照片

“狼虎会”的四位发起人漫画像,左起:李常觉、周瘦鹃、丁悚、陈小蝶

■孙莺

“狼虎会”创始于1914年,发起人为陈小蝶、丁悚、周瘦鹃、李常觉。时四人皆为《礼拜六》杂志编辑。四人每周必往泥城桥看电影,每周一、五换新片之日必去,风雨无阻。每次从中华图书馆的编辑室出来,就去北四川路的倚虹楼吃夜饭。倚虹楼为改良的西菜馆,每客菜有七个品种,仅售五角小洋,物美价廉。后来又转到四马路的民乐园吃饭。民乐园为徽菜馆,一元四角的合菜有十一样半小菜。半个小菜是指汤,喝完了还可以叫堂倌免费再添半碗汤。后来被小蝶之父天虚我生陈栩园得知,跳脚说:“岂有此理,你们倒会独乐其乐。”栩园遂携王钝根、严独鹤、毕倚虹加入,“狼虎会”成员增至八人。再稍后,江小鹣、杨清磐、任矜蘋、周剑云四人亦加入,这个“组织”正式成员共计十二人。另有非固定成员涂筱巢,得空便来聚餐。

往来无白丁

天虚我生,本名陈寿嵩,字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惜红生、太常仙蝶等,1879年生于浙江杭州。曾任杭州《大观报》主编、上海《申报·自由谈》主编、《女子世界》《游戏杂志》主编。1918年,陈栩园成立家庭工业社,恰遇抵制日货风潮,故所生产之无敌牌擦面牙粉风行一时,月销数达一百二十万左右。当时家庭工业社雇佣左近家庭妇女一百六十余人,在家中制作,多劳多得,手脚麻利者,月收入可达三十元。

陈小蝶,名蘧,字小蝶,号定山居士,为天虚我生长子。小蝶十四岁入法政大学,后中辍,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再度弃学,十六岁入《礼拜六》杂志任编辑,并与其父陈栩园、李常觉合作翻译小说。李常觉英文极好,手持英文原著口译,小蝶取其意,以文言润色。1915年,天虚我生、李常觉、陈小蝶三人译述了《天生间谍》,由上海著易堂书局出版。著易堂书局是南京人涂紫巢1885年前后在上海创立的,设址于棋盘街。

涂紫巢之子涂筱巢为家庭工业社的大股东,陈栩园创办家庭工业社之初,涂筱巢投资甚巨,所以担任了家庭工业社的监察兼总务主任。与其有郎舅关系的李常觉则任监理之一,另一监理为王钝根。

李常觉,本名李新甫,以译著闻名。1912年,李常觉与严独鹤合译《铁血男儿》,在《申报》上连载。1913年,又与吴觉迷合译《商界之贼》,亦在《申报》上连载。吴觉迷,名中弼,字匡予,上海浦东人,曾任《申报·自由谈》主编。吴觉迷毕业于东吴大学理化科,在上海化验室担任助理教师。正是在他的提议下,陈栩园发起成立了家庭工业社。无敌牌牙粉、冻疮膏、花露水、面霜等产品,都是吴觉迷研发的。

王钝根,原名王晦,字耕培,号钝根,为古文家王鸿钧之孙。曾创办《自治旬报》,声名在外,被申报馆经理席子佩聘为《申报》主笔。1911年,王钝根创《申报》副刊《自由谈》,未几厌报界烦苛,遂脱离《申报》,自办《游戏杂志》《自由杂志》《礼拜六》等刊物。

毕倚虹为浙江道台毕畏三之子,时毕倚虹任《时报》《小时报》的编辑,故长住上海。严独鹤为《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主编。周瘦鹃为《礼拜六》主编。杨清磐、丁悚、江小鹣则执教于上海图画美术学院。任矜蘋,宁波鄞县人,其姐夫徐惠霖创办了一品香饭店,任矜蘋为饭店襄理。1922年,任矜蘋与电影导演周剑云一起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

这个组织之所以会得名,盖严独鹤和周瘦鹃二人每在席间狼吞虎咽,一胖一瘦,一虎一狼,故有人调侃其为“狼虎会”。组织约法三章,其一,不准假借名义向外利用;其二,席间只准谈风月,不准谈正事;其三,时间绝对遵守,苟有人违背其一,必群起而攻之。

街边小吃亦在餐单中

这些人中,除周剑云为徽州人外,余者皆长于苏浙沪一带,如周瘦鹃、毕倚虹、江小鹣、涂筱巢皆为苏籍;严独鹤、陈栩园、陈小蝶、任矜蘋、杨清磐皆为浙籍;王钝根、丁悚为沪籍。虽然苏浙人士多嗜鱼虾海味,然狼虎会本着发掘品尝美食之宗旨,绝非拘泥于苏浙菜一隅,而是各路菜皆乐于一试。组织成员赞不绝口之陶乐春,为一四川抄手小馆,专卖榨菜肉丝、干烧鲫鱼和鸡豆花汤;大新楼为徽菜馆,乃余空我族人所开设,特色菜为徽州裹粽、五福菜、高丽肉、青鱼划水、蝴蝶锅面等;雅叙园为京菜馆,以油炮肚、炒里脊丝、合菜带帽带薄饼、小米稀饭最为拿手;小有天是闽菜馆,奶油鱼唇、葛粉包带杏仁汤尤为出众;沧州饭店有绍酒烹制的芙蓉蟹及自制橘子冰淇淋,以巨橘为杯,纳冰淇淋其中,类于冬瓜盅,风味绝胜。

以某次聚会菜单为例,有“菊花心、奶油银丝、红绒翅、金瓜鸽片、薯绒鸡、鸽子冠、西瓜莲心鸭、和合豆腐、双烘鸡、松子黄鱼、咖啡冻、松坡牛肉、玉屑银丝、金镶碧玉汤”等菜肴,颇似粤菜,又似改良西菜。

街边小吃亦在餐单中,如六马路的鱼生粥,石路上的肉骨头稀饭、油条,德和馆的红烧头尾、盐件,《泰晤士报》三层楼的蟹壳黄、生煎馒头,霞飞路菜根香的辣酱饭,浦东同乡会隔壁的臭豆腐干大王等。

除饭店、酒楼、小吃店外,这个组织也经常举办家宴。1926年中秋,周瘦鹃家中举办聚餐会,菜由中南大礼堂承办,以提盒送至寓所。当日赴宴者有天虚我生父子、江小鹣、周剑云、李常觉、涂筱巢、丁慕琴、任矜蘋八人,严独鹤、王钝根缺席。

成员皆才华横溢之人

组织成员皆才华横溢之人,诗词曲赋,吹拉弹唱,无一不精。诗如毕倚虹,随手一题“惜取空阶孤坐意,几人来听在山泉?”“纤纤人影低于笋,万竹参天绿过云”,灵空之致,无人能及。唱如江小鹣,青衫彩楼皆工,正所谓“入座青衫沈瘦腰,十年郎署旧词曹。闲愁欲说南都事,先唱秦淮旧板桥”。丝竹如杨清磐与陈小蝶,尤精于琵琶笙箫。

后来,陈栩园因饮食过度,大病一场,从此淡了饕餮之念。严独鹤则伤了肠胃,亦开始节制饮食。周瘦鹃时为胃病折磨,每餐浅尝即止。“狼虎会”遂于无形中解散。

1928年,陈小蝶撰文追忆过往:“现在‘狼虎会’也是中年了。倚虹死了,刘醉蝶阵亡,凡狼虎会会员无故不到的,谓之逃阵,永远不到谓之阵亡。钝根虽则复活,却仍在风雨飘摇之际。相聚剧谈,大笑的次数渐觉一次比一次少。我每从酒杯后面看,全体会员的脸上,却似深深刻着过去的年龄和忧患。”

1941年,陈小蝶再度执笔回忆过去的那些朋友:

第一穷死的是毕倚虹。倚虹一支笔,真可称得惊才绝艳,可惜锦绣的文字煮不了饭,他生生的为穷逼倒了!生病在贝勒路恒庆里,几个儿女围着他,药罐子书本子压着他,他握着一个个老友的手,噙着一泡眼泪,去了!人间第一伤心的死别情况,除了苏玄瑛就是他。

第二穷死的是江小鹣。小鹣有漂亮的世家,漂亮的交际,漂亮的艺术,但是救不了他的穷,他为穷奔走一世,一直走,走到云南,替龙云刘湘做铜像,住着平安第的花园洋房,每天高朋满座,抵掌酣歌,人家都以为他富了!谁知他还是穷。他愿意有了钱给朋友用,不愿意坑。西南的天气不好,医生更不好,药比医生更要不好,一场伤寒,就将这信陵脾气孟尝肝胆的江小鹣,叫医生、药,生生地送入了枉死城。

第三个故世的就是我父亲,“八一三”一场战事,将他老人家送到四川云南,天南地北地兜了一个圈子回到上海,在孤岛里生起病来。他老人家是个达观者,他知道自己的生死,在弥留的前一天对我们说:“我明天十点钟去了!我本来是名士身,如今还为名士去;生死是一解脱,你们不要哭,只要将我的遗著都印出来,就是尽了你们做子女的心。”到了上午十点钟,他老人家真个微笑地走了。

毕倚虹1926年5月16日病逝于贝勒路恒庆里,遗下前妻杨芬若所生七子女,境遇堪怜。江小鹣1939年因伤寒症逝于云南昆明。陈栩园1940年3月24日病逝于上海。

小蝶此文写就不久,涂筱巢亦病逝。

狼虎散去,忽忽一回首,身志成老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