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儿童阅览室灯光有点暗 南翔站外交通好多了 战火中的“珍贵记忆”谁来收藏?
第9版:帮侬忙 2024-02-21
七十多年前,刘女士的父亲在渡江战役等隆隆炮火中,多次出船出力助解放军作战和运送物资。因家中失火,几十份原始凭证如今仅剩四张。刘女士向本报求助——

战火中的“珍贵记忆”谁来收藏?

①“金茂兴”号船去往山东时,捎带运送20只空油桶的证明(1950年)

② 1950年10月,“运送生油,老秤结算”的证明

③ 代购、提货记录

收条上第二十二军的印章 受访者 供图

春节期间,刘女士从江苏射阳回到了上海老宅,又一次捧出了70多年前的几份原始收据和证明。在当年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隆隆炮火中,刘女士的父亲曾多次冒着枪林弹雨,用自家的木船运送解放军战士,其后又为解放舟山群岛的部队运输物资。而这许多“不容忘却的记忆”,就深藏在这些留存不易的凭证中。

于是,刘女士向“新民帮侬忙”表达了自己的新年心愿,希望能有相关博物馆或档案馆收藏父辈们留下的“珍贵记忆”。

出船出力助军作战

刘女士的父亲刘学成生于1920年,原籍江苏射阳,共有兄弟姐妹7人,后来与二弟等随父亲来到上海,经营水上运输。“当年家里有几条船,经常奔波在上海十六铺、吴淞口等码头。”刘女士告诉记者,父亲并不时常将自己的经历挂在嘴上,只是在偶尔的回忆中提及,曾帮助解放军战士在渡江战役中“冲锋陷阵”,并多次运送物资等。

1949年5月,作为渡江战役收官之战的上海战役打响。解放军从上海两翼迂回,钳击吴淞口,封锁海上退路,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于市郊。“当时父亲为了支援解放军,提前将自家的大型木船‘金茂兴’号隐藏在沟港中。这艘木船40吨,可载100多人。他与5名船员扬帆起航,载着荷枪实弹的82名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水面上炮声震天,子弹从头顶上嗖嗖地蹿过。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有两发炮弹落在船前和船舷左侧,巨大的浪柱震得木船左右摇晃,船头有2名战士中弹落水,壮烈牺牲。”

据刘女士讲述,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父亲不止一次运送部队作战。

多年为部队运物资

刘女士说,这之后,父亲还用木船为解放舟山群岛的第二十二军及兄弟部队运送战备物资及生活用品。“在一次水上运输中,木船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炮火袭击,父亲和11名船员全被震得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父亲和船员才纷纷苏醒。好在大家只受了点轻伤,船也没有倾覆。虽是虚惊一场,可船已漂到很远的海上。父亲和船员不怕困难,迎风破浪,直到深夜才赶到第二十二军的供应处。”

刘女士介绍,1950年3月至1956年8月,整整6年零5个月,父亲一直为第二十二军运送战备物资和生活日用品。“那时军队资金及粮油物资等生活用品严重短缺和匮乏,父亲经常是无偿运送的。”

珍贵凭证期盼收藏

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刘学成返回了江苏省射阳农村的老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中突遭一场大火,把我父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军、第十九军、第二十三军运送战士渡江作战及运送战备物资的数十份证明、字据和欠条皆烧成了灰烬。”

所幸,此时刘学成的父亲仍居住在上海,最终四张“第二十二军”的凭证在上海的家里得到留存。

记者看到,这四张第二十二军的原始收条和证明(带章印)中:第一张是收到“生油1261斤,每斤5300元,共6683300元……”的收条;第二张是“运送生油,老秤结算”的说明,时间是1950年10月;第三张是代购、提货的记录,最后写有“净欠17403100元”的字样;第四张是金茂兴船去往山东之时,顺路捎带运送20只空油桶的证明,时间也是1950年。

对此,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表示,分析计算上述凭证中可以看出,生油的价格先后出现每斤5300元、4000元两种,黄碎米每斤1000元,花生米每斤1300元,所以凭证中出现了数千万元的金额,这完全符合当时的特定历史情况。而从运送物资的数量来看,其中第三张单据,显示的提货数量分别有“生油2155斤”“花生米527斤”,显示刘学成当年帮助第二十二军运送的物资“数量还是不少的,让人非常敬佩”。

刘女士讲,她的父亲已经去世,自己是最小的女儿,今年也有57岁了。“父亲临终前把这些凭证留给了我。我每次看到它们,就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但我也担心,个人保存条件有限,时间一长,纸张会变酥,字迹会变淡。如果有相关博物馆或档案馆愿意收藏,这些历史的见证一定能够更好地留存下去。”本报记者 陈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