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瑜
作为家长,最近看到的一则消息让人眼前一亮。上海将首次开设小学生爱心寒托班,时间为2024年1月22日—2月2日(工作日全天)。全市16个区将开设超过220个办班点,覆盖大部分街镇,预计服务小学生超1万人次。爱心寒托班已被纳入2023—2035年市民心工程。
民心工程暖民心。孩子是家长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对于双职工家长来说,如果没有老人的帮衬,暑假和寒假孩子的看护是一道难题。
上海自2014年开办爱心暑托班以来,爱心暑托班已连续10年成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全市共开设办班点579个,创历史新高。现已累计办班3504个,服务小学生34万人次。经过10年实践,爱心暑托班不仅越办越多,也越办越好。对学生的管理更加精细,活动设计更加丰富多元,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年轻的家长更安心地打拼奋斗。
在借鉴爱心暑托班办班经验的基础上,爱心寒托班依照团委牵头、市级统筹、区级操作、街镇办班、学校协同、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与爱心暑托班共同实现假期爱心托管全时段覆盖。对有看护需求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爱心暑托班和寒托班只是上海多项民心工程的一个缩影。民心工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反映了申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和努力。
为民服务不止步。“两旧一村”改造,是上海民心工程之一,是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城区功能和形象、补齐发展短板的重大举措。自2022年7月,中心城区成片旧改任务收官后,上海全面部署并启动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
小电梯大民生。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推进方式已由“加装个案”向“规模化量产”转变。2023—2025年,上海计划完成加装电梯9000台,每年加装3000台。
公交出行和慢行交通体验提升是一项全新的民心工程。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发展公共交通、禁非道路恢复、打通慢行断点、完善慢行网络等问题,市级相关部门、属地街镇应转变‘以车为重’的惯性思维。”
同济大学教授、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表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生长规律,不断新陈代谢。只要一座城市有生命力、是不断发展的,就必然伴随新的需求不断更新。有机更新会是城市的常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民心工程,是上海建设人民城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常常是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产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我们要坚守为民初心,在为民办实事上用真情下真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民心工程做实做细,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