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敬告读者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明年1月23日召开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出版发行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1.6 68岁的北京百货还能不能留住? 大变局中的新机遇 晨曦中,“爱达·魔都号”归来
第1版:一版要闻 2023-12-25
一体化发展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1.6

本报讯(记者 鲁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今天发布2022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2022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29.5,比上年提高1.6,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2。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示范引领、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等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以2015年为基期。2022年,六个分领域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创新共建、绿色共保分项指数上升最快,年均提高超7.0;示范引领、协调共进和民生共享分项指数平稳提升,年均提高约4.0;开放共赢分项指数在波动中提高,年均提高1.0。

■ 示范引领指数:124.2

长三角区域示范引领指数稳步增长,2022年为124.2,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3.5。从区域经济规模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29.03万亿元,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国比重为24.1%。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看,全员劳动生产率(现价)由2015年的11.79万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21.92万元/人。从区域财政收入贡献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2.0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3.7%提高至14.0%。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 创新共建指数:150.9

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建指数显著提高,2022年为150.9,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7.3。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看,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与2015年相比,年均增长12.2%;研发投入强度达3.23%,提前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的发展目标。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看,2022年,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1万件,比2015年增长1.4倍;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年的3.9件提升至2022年的9.0件。从区域科技创新协同看,2022年区域专利转移数量比2015年增长10.8倍。

■ 协调共进指数:128.6

长三角区域协调共进指数逐年提高,2022年为128.6,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1,2018年后显著提速,年均提高6.0。从区域基础设施看,截至2022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7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达到380公里/万平方公里,比2015年底增长38.8%,区域内铁路路网密度差异相比2015年明显缩小。

■ 绿色共保指数:152.0

长三角区域绿色共保指数在各分项指数中提升最快,2022年达到152.0,与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7.4。从区域空气质量看,2022年,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1.5%。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3.0%,比2018年上升8.9个百分点。

■ 开放共赢指数:106.8

长三角区域开放共赢指数波动提高,2022年为106.8,与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1.0。从区域进出口看,2022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07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72.2%,占全国比重为35.8%;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超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2.8%。从区域外资利用水平看,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759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5%,占全国比重为40.1%。从区域对内开放看,2022年地区间铁路货运流量3839万吨,比2015年增长31.5%。

■ 民生共享指数:126.6

长三角区域民生共享指数稳步增长,2022年为126.6,与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3.8。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看,2022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89万元,比2015年增长54.7%;每千人拥有三甲医疗机构床位数为1.66个,比2015年提高46%。从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发展看,2022年,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额超500亿元,是2015年的79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称,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走势显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近年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地位作用不断夯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作用逐年凸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不断取得新突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