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
围绕“原拆原建”,实现功能升级 广告 包干制下,老商品房小区如何“健康长寿”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5-07-17
太阳都市花园(后期)小区“三驾马车”主动探索实践自管机制

包干制下,老商品房小区如何“健康长寿”

王月华

包干制、酬金制、自管,是上海住宅物业管理的三种模式。上海大多数住宅小区采取包干制。但包干制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之一,在于小区物业治理依赖于物业公司的能动性、特别是驻场管理处的“能力”。如何把握包干制下乙方(物业方)、甲方(业主方)的关系,是摆在“三驾马车”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黄浦区豫园街道,太阳都市花园(后期)(以下简称“太都后期”)的“三驾马车”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积极发挥居委会的引领作用、业委会和业主的主体作用、科瑞物业的配合作用,在包干制下主动开展自管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公共收益短缺,怎么办

太都后期小区建成已20多年,地上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米,是市中心典型的小型老商品房小区,这类小区的共性之一是公共收益短缺。如何让小区实现开源节流、细水长流?新一届业委会开动脑筋,在科瑞物业配合下不断深挖潜力,通过党建引领,争取多方援助。

一方面,争取更多的“借力”,小区商铺的绿化项目、河南南路门口小广场翻新、围墙300米铸铁围栏全面维修、巨型爬藤铁架23根锈断铁柱维修、消防整改、水路铺设、“太阳鸟小屋”幼儿游戏角设施更新……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小区商铺的出力。

另一方面,在党建引领下,小区逐步形成了居委会、业委会、热心业主、物业工作人员“四个跨前一步”的多功能自管队伍。

渗水是老小区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维修资金的“无底洞”之一,小区住宅楼5个门厅是金属框架+木材框架+干挂石材的空腔结构,渗水存在隐蔽性、反复性,历史上几次维修后仍出现渗水。为减少渗水对维修资金的占用,业委会与物业工作人员勇挑重担、自主开展维修。经物业工作人员与业委会成员的通力合作,5个门厅顶部的“漏水”问题在2024年终于得到解决。

包干制下,“等靠要”行不行

在包干制下,物业公司理论上应当依据合同承担全面的服务责任,但是,如果把什么事情都扔给物业,指望物业克服自身的局限,全方位主动改变小区面貌,那也不切实际。

究竟是“等靠要”,还是“抢逼围”?太都后期的热心业主们通过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带动物业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创造性,一举改变包干制下业主方被动维修、被动改造的局面,形成了主动开展“微更新”和“小活动”的小环境、小气候。

比如月季花墙计划,热心业主主动提出在方浜中路、松雪街、北石皮弄沿墙种植藤本月季,计划用5年时间形成老城厢第一条墙内墙外均可观赏的花墙,这个想法得到街道和居委会及周边单位的大力支持。一批热心业主和儿童参加种花和浇水活动,喜欢园艺的业主主动认领部分路段的月季养护,物业保安和维修师傅协助开挖沟槽、清理建筑垃圾、插排石板、铺设两条各80米的灌溉水路、设置10个灌溉点。

又如“方浜演义”文化活动,一批热心业主对方浜中路一带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和总结,一批热心儿童与家长为“方浜演义”文化展板配音,制作“倾听豫园声音”二维码,小区内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用上海话讲述弄堂生活。小区一对法国籍父女还贡献了法语配音。

作为一个建成20多年的住宅小区,建筑物和设施的老化等各种情况不可避免出现,同时小区公共收益较少,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在“老化”与“缺钱”的叠加挤压下,太都后期小区将继续探索自管机制,以“微更新”和“小活动”,“两条腿走路”,细水长流,行而不辍,积极实践“老商品房小区如何优雅地老去”的自管之路。 王月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