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型城市的治理棋局中,群租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残局”,考验着基层治理者的智慧与毅力。瑞金二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工作站以“多格合一”机制为依托,凭借执法中的韧性与耐性,为破解群租顽疾提供了生动范本。
柔性执法
以耐心叩响“心门”
近日,瑞金二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工作站管理组组长邬佳宝接到居民诉求,反映位于瑞金二路某弄某号甲某室夜间有多名人员进出频繁、喧哗扰民,面对该乱象,他与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员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破门而入”,而是以柔性执法消解对抗情绪。
执法队员首次上门遭遇“闭门羹”后,随即启动“三步工作法”:在显著位置张贴整改公告,给予7日缓冲期;安排夜班人员每日驻守至凌晨,实时掌握租客作息规律;利用租客夜间归来时段,开展“夜间普法”,每日晚间下班后,驻守人员耐心说明整改要求,即便面对“脸难看、话难听”的对抗态度,仍坚持说理式执法。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柔性策略,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传递了治理温度,为后续整治奠定了情感基础。
多元协同
以韧性破解“铁门”
当自行整改期限届满,第三综合网格工作站迅速启动“多格合一”应急机制,会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平安办、瑞金二路派出所、茂名居委、永嘉物业组成联合执法组,共同把紧锁的大门打开。
面对狭窄空间内挤放的4张高低床、如蛛网般私拉的电线,执法队员当即开展“双管齐下”整治:清退违规床具,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租客进行普法教育,详解《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中的刚性约束。这种“整治+教育”的复合治理模式,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更以多元协同的韧性,破解了“铁门”背后的治理难题。
长效治理
以耐性守护“家门”
为防止群租“回潮”,第三综合网格工作站构建起“人防+机制”的长效监管体系。建立“街坊长日巡查+部门联合抽查”机制,每日巡查+定期联合抽查,每周两次开展“回头看”;发动楼组长、志愿者组建“啄木鸟”监督队;建立房东约谈机制,签订《合法租赁承诺书》,从源头遏制群租动机。“盯得紧、管得严、防得牢”的耐性坚守,让治理成果得以巩固。 瑞金二路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