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党建研究会社区专委会、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组织人事报社共同举办的“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评选近日揭晓。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党工委申报的《“微网格”撬动“大治理”上海苏州河畔特大社区治理新路径》案例获评最佳案例。
中远两湾城坐落于苏州河畔,自2000年起分4期建成,是上海内环内体量最大的商品房小区,常住人口4万人。作为房龄超过20年的商品房小区,设施老旧问题日益突出,而特大型社区业主大会召开难度大、维修基金启用难,小区治理呈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矛盾易发等问题。
2020年,中远两湾城积极落实上海市“一江一河”战略部署,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两湾五步法”实现小区内1690米岸线贯通开放,打通苏河最后的“断点”;2022年,大量“双报到”党员投身社区成为“三驾马车”之外的社区治理“第二梯队”,这些工作的推进,让宜川路街道更加深刻领会到扎实做好社区“最后100米”的党组织“微网格”建设,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意义。为此,宜川路街道进行了特大社区“微网格”治理体系建设的探索。
“划小”工作网
民意征集更加有效
要实现特大社区治理精细化,首先要织牢一张网、细分责任田。中远两湾城4个居民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根据所辖区域人员结构、楼栋特点、单位分布,以及民生所需等因地、因人制宜,分别形成中一“红色双业”、中二“客堂间”服务坊、中三“楼事楼议”小型业主会、中四“楼组党建”等党建特色品牌;按照300-500户标准划分为32个“微网格”,社区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察走访、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同时,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参与多领域组团式网格治理;96个楼组楼组均设立党小组和楼组自管会,探索“找党员、建组织、强自治、搞活动、重服务”楼组党建“五步工作法”,让百姓诉求回应在一线、难点问题解决在一线、服务资源集中在一线。
曾经的中远两湾城,“谁也不买谁的账”,但如今“杂乱声音”变成了“有序表达”。
苏河步道贯通后,前期居民呼声最高的社区综合性服务点建设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街道依托“微网格”召开征询会、磋商会并开展线上调查,1600多户居民参与问卷调查,广大居民强烈期待将闲置的久龄家园片区进行改造提升,其中社区食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需求呼声最高。为此,街道积极协调,着力建设“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将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苏河展厅、文体活动等功能纳入其中。
“建强”最末端
资源整合更加高效
两湾城内均为“超大型楼组”,少则99户,多则252户。社区通过建强“微网格”的最末端,夯实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基础。
中远两湾城第四居民区的314号楼组是小区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楼组”,已有40多名党员“双报到”,以党建引领将99户居民家庭紧紧团结在一起。目前各居民区以314号楼组为标杆,探索“找党员、建组织、强自治、搞活动、重服务”楼组党建“五步工作法”,打造出一批“党建示范楼组”,有效调动社区能人达人、“第二梯队”力量加入楼组党组织和自治组织。
中远两湾城第二居民区持续推进“客堂间”服务坊,专职网格员改“坐班”为“蹲点”,每周设立现场接待办公日。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依托楼组“红色议事厅”形成了“楼事楼议”小型业主会协商议事机制,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方式解决电梯换新、楼栋快递入户等征询协商。314号楼组党小组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陈步君与35号楼组居民、上海政法学院退休教授汤啸天受聘担任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社区治理顾问。不少年轻人担任“线上楼组长”,与楼内高龄老人结对,楼组氛围融洽。
曾经的中远两湾城,多方资源“自扫门前雪”,但如今“各自为阵”变成了“同频共振”。
开放后的1690米岸线期待“软件”提升,联席会议牵头,整合职能部门和“第二梯队”力量,从七个维度打造“七彩步道”。小区主要出入口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区与共建学校、居民共同参与协商,获得好评如潮。小区儿童乐园损坏,多渠道协商“众筹”完成更新。陈旧楼组大堂期待更新改造,共建单位闻讯赶来助力,居民多年的需求得到解决。
“做实”民生事
社区氛围更加美好
从开展议事协商到办好民生实事,在由社区96幢最小治理单元楼组成的居住网格中,专职网格员不仅以“丈量”的方式在区块“微网格”开展日常走访,还依托线上楼组“微信群”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在上海市高院和普陀区法院的支持下,中远两湾城试点打造全市首个“居委法苑”。“居委法苑”通过法官下沉社区,让矛盾纠纷在早期得到化解。
曾经的中远两湾城,一言不合“打官司”,但如今“法庭上见”变成了“居委会见”。
“居委法苑”以居委会为平台,以法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依托,无论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消费权益维护、继承公证,法官们都能用通俗的语言,严谨作好解释。在“居委法苑”的协助下,邻里矛盾等困扰居民的问题得到调处,社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僵尸车等治理难题得以平稳有序推进,下沉法官常态化地进社区、进楼组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在专业部门的跨前指导下,矛盾处置的方法运用更加精准,小区的氛围也更加有序和谐。
随着依托“微网格”体系的社区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中远两湾城社区的业主意见表达、综合治理协同、民生实事推进都呈现出积极向好态势,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荣誉感日益强烈,“同心家园”更得人心。
宜川路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