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居民私养家禽扰邻里  城管快速处置还清净 “鹏友圈”织密巡查网、筑牢安全线 “绣”出新容颜,黄浦江畔“痛点”变“亮点” 乐享健康生活,从小习惯出发 拦路港:从“拦路虎”到“通途舟”
第07版:人文风物/专题 2025-10-15

“绣”出新容颜,黄浦江畔“痛点”变“亮点”

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南仓街沿线的黄浦江畔,曾是让当地居民摇头的“治理痛点”;如今,街巷容颜悄然焕新,也暖了居民的心窝。小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从工地源头到商户门前,下足“绣花功夫”,把一处处“痛点”转变为“亮点”。

工地“严管控”:针对董家渡14号地块拆房工程引发的居民反映,街道直面问题,将其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通过加强日常巡查,今年8月内累计出动145人次、开展检查58次,及时发现并整改扬尘、裸土等问题,实现源头管控;同时联合多部门召开工地提示会,明确施工规范,压实主体责任;此外还开展“回头看”监督,对整改不力或问题反弹的情况进行约谈处罚,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商户“齐动手”:多稼路与南仓街周边餐饮店铺较为集中,中队与各部门协作,推动商户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共同参与每月“背街小巷清洁日”行动。一是细化商户公约,引导商户做到垃圾不落地、物品不占道、立面常整洁;二是针对餐饮集中的特点,推动商户规范处理厨余垃圾、及时清理积水容器,有效减少异味与蚊虫滋生;三是加强宣传动员,鼓励商户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环境监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长效管理氛围。

市场周边“梳妆”忙:针对南仓街某小区周边的废品回收乱象,执法队通过定点值守与集中整治,成功劝退2家违规经营户,清理占道杂物,并建立长效巡查机制,每日对面料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两次巡查,有效解决市容顽疾。同时,中队联合网格工作站等力量,对易回潮区域实施重点抽查与“回头看”,根据问题动态调整处置方式,提升街巷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下一步,小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持续注重条块协同、社会参与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居民满意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