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沙带着孩子们参加漫展
江沙沙Cos游戏《原神》的人气角色莱欧斯利和艾尔海森
江沙沙Cos游戏《原神》的人气角色莱欧斯利和艾尔海森
江沙沙把老爸也带进了Cos圈
40岁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应该成熟稳重、不苟言笑?还是应该不再去碰那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十几、二十岁年轻人的爱好,比如二次元?
江沙沙40岁了。但她既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又是资深二次元玩家,她不仅带着全家人玩转二次元,还凭借对二次元男性角色的高质量塑造,在Cosplay(以下简称“Cos”)圈获得颇高“人气”——真正的热爱不会被年龄和身份束缚,而是能点亮生活的温暖力量。(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郭爽
“女扮男装”的精致“老师”
有人喊“真帅”有人叫“妈妈”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上世纪80年代于日本兴起,通常翻译为“角色扮演”,即通过服装、道具、化妆和造型等方式,将动画、漫画、游戏等这类二次元作品中的角色在现实世界进行“还原”的活动。
时间回到2005年,当时还在四川一所985大学读书的江沙沙,和同学们首次在学院迎新晚会上扮演成动画片里的角色演出舞台剧,对Cos的热爱由此开始。2008年,她和同学们参加了ChinaJoy的Cosplay比赛,闯进了上海决赛。动画专业毕业后,江沙沙选择来到上海工作,如今20年过去,经历读书、就业、结婚生子,在“创业者”“人到中年”“二孩妈妈”等现实生活的标签下,她仍然没有放弃最初的这份热爱,而也正是在这20年中,中国的本土动漫、游戏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原创本土热门IP层出不穷。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数量已攀升至5.03亿人,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超过智能家居和咖啡产业等消费类别,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场。
如今,江沙沙在浦东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是二次元圈子里活跃的原画、修图师之一,也是给多位百万粉丝网红视频、图片精修的“背后高人”。而她运营的自媒体账号数条热门视频平均播放量达到百万级,在这些视频中,她分享作为一个“高龄Coser(英文Cosplayer,即Cosplay的扮演者)”的生活碎片,也晒出自己帅气的Cos形象,比如游戏《原神》的人气角色艾尔海森和莱欧斯利、动漫《天官赐福》的主角之一花城等。许多人惊讶于她这么多年来还能坚持活跃于Cos圈,评论区里除了满屏的“太帅了”,还有不少二次元小朋友排队叫她“妈妈”。有人好奇:都40岁了,怎么还能在年轻人扎堆的圈子里这么活跃?江沙沙自己倒看得开:“喜欢二次元、玩Cos的,大多还是十几二十岁的孩子,他们有喜欢的角色,又有寒暑假的充裕时间,能随时参加各种漫展。可一旦工作了,很多人就慢慢不参加活动了;结婚生娃后,几乎所有人都会彻底告别这个圈子。”
现在还能和她保持同频活跃的同龄Coser,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但她说:“年纪大一点,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更加到位,而且财务独立的成年人,在购置服装道具方面也有了更多选择,出的角色更加精益求精,体验也更加快乐。”
当然,在40岁仍然坚持Cos,除了要有足够应对家庭、工作等各方面事务的精力和一颗保持热爱的心之外,对人本身的要求也很高。江沙沙的身高“令人颇有安全感”,这让她扮演男性角色有先天的条件。但除了身高,二次元里男性角色的“漫画体型”还需要Coser足够纤瘦。然而在刚生好小孩的那几年里,她的体重一度增加到200多斤:“照顾小孩总是日夜颠倒、生活不规律,加上怀孕时激素作用,压力又很大,导致体重飙升。”为了能够重新投入热爱的活动,江沙沙开始了艰难的减肥计划——她连续数年调整饮食,成功减重70斤。“现在和理想体重还有30斤的距离,还要继续努力。”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江沙沙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他们身上,出Cos的频率降到一年只有一两套,“直到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我才有了更多精力重新捡起热爱”。
在上海,二次元早已不再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它的高流量、高人气,已转化为庞大的消费力。每次举办二次元盛会,都会吸引数十万年轻人涌入上海,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消费。
数据显示,2025 BiliBiliWorld活动期间,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涨35%,会场周边高星酒店预订增速达475%。近年来,沪上多家老牌商场相继引入二次元业态,多个老字号相继与二次元联名,引发消费潮。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上海举办了ComiCup漫展,展会规模面积达23万平方米,预计拉动来沪文旅消费达6亿至10亿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附近的酒店民宿的订单量同比增长524%……
尽管二次元经济空前火热,喜欢、参与它的年轻人,仍然还是无法避免被误解——不少人看到穿着“奇装异服”的孩子,总会下意识觉得他们“不务正业”。和江沙沙一起玩Cos的朋友,最初是她的同龄人,之后年龄差距逐渐拉大到十来岁,现在是比她小二十来岁的高中生、大学生。这些常被传统眼光“贴标签”的孩子,在二次元这个“打破次元壁”的圈子里,在和江沙沙这种没有长辈架子的人的相处中,更愿意把心里的话讲出来。
“许多年纪小的孩子,其实是把二次元当作‘避风港’,在现实世界里不被看见的、不被理解的他们,总会在看似更加简单、美好的二次元世界里被接纳。”江沙沙说,他们没把自己当成“老年人”,而更像是朋友。有时,孩子们会有些想不明白的人生问题来问她,江沙沙总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耐心劝导:“因为我是中学生的家长,会建议他们试着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但这种沟通是平等的,不会‘爹味’十足。”她清楚,孩子们的烦恼,其实大多来自家庭、学校的现实压力,不少孩子把二次元当作逃避那些令他们窒息的环境的情绪出口,“问题并不在二次元本身”。
全家都是“次元搭子”
热爱与责任从不矛盾
说起家庭,江沙沙的父母是她二次元之路的“助攻”。她的父亲是“50后”,现在是个“老顽童”,年轻时喜欢画画,却因为在高校当老师,没能实现美术梦想,就把这份期待放在了江沙沙身上。“小时候我爸经常教我画小人书上的人物,还会带我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我对画画、动漫的兴趣,就是那时候慢慢培养起来的。”
小学三年级时,父亲特意淘了一台二手电脑回家,陪她一起玩电脑游戏——也是从那时起,江沙沙对动漫、游戏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父母为了让她接受更专业的美术指导,特意从四川攀枝花坐火车去重庆,找到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恳请她教女儿画画。“我刚开始玩Cos的时候,我爸妈会帮我拍照,还会特意来现场观看我的表演。结婚后,我爸妈、我先生都会帮我,还会讨论服装道具的制作细节。”江沙沙说。如今,年近七旬的父母还活跃在社区的文艺舞台上。有一次活动,江沙沙请老爸“出山”,Cos游戏《仙剑奇侠传》中的方丈角色:“为了能够达到逼真的效果,我爸主动把头发剃了。他们就是这样,一直能理解、重视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没有家长‘一言堂’的架子。在这方面我很佩服他们。”
这种开明包容的态度,也被江沙沙带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里。她会主动了解孩子们喜欢的动漫、游戏,还会以年轻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比如我会去了解一些二次元热梗,偶尔跟孩子冒一句,他们会觉得‘妈妈很懂我’,这样沟通起来就更顺畅。”同时,她不会纵容孩子“沉迷”,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用自己的经历给孩子作了最好的榜样——她从小喜欢游戏、漫画,却没有影响学业,更是把“自律”刻进了日常:“创业比上班更考验自律,要是爱拖延,根本撑不下去。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希望他们明白,热爱和责任并不矛盾。”
她还以动漫原画师的身份走进孩子学校的“家长课堂”,给孩子们讲动漫、游戏中的人物设定等专业美术知识,还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特别开心,老师也说这种课堂能开阔眼界,很有意义。现在我在孩子同学眼里,成了‘别人家的神仙妈妈’,常有同学跟我孩子说‘你妈妈好酷’!”
“孩子们看到我为了还原角色反复修改道具、反复调整细节,也会学到凡事要做好,就务必精益求精。”江沙沙说。当然,与任何行业一样,二次元也并非没有负面元素,作为未成年人的家长,一定要注意甄别,告诉孩子哪些东西要避开,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20年来,中国的二次元产业也早已不再是国外作品的天下。“当时第一次出Cos时,我们都要自己跑布料市场,自己画角色服装分解图,找裁缝、找材料,自己‘手搓’道具,连头发都是自己染色,用发胶抓出来的。现在二次元行业蓬勃发展,也更迭很快,不光是原创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统称),同人作品也极其优秀,Cosplay更是各种技术流不断涌现,‘手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毛娘(发型师)、妆娘(化妆师)、道具师,到摄影师、后期师,各个环节都在细化,专业性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普及,普通人也能拍出视觉大片。我非常高兴,这代表二次元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江沙沙表示。
最近,江沙沙带着孩子和朋友们组了《名侦探柯南》《原神》等Cos团,大家从选角到拍摄都非常默契,各司其职,像家庭团建一样,同时也增进了她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江沙沙说:“和普通家长、上班族相比,我其实没什么特别——每天也要早起照顾孩子,也要对着电脑忙工作,也会为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发愁。但因为我从事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更多理想与浪漫,能够把爱好变成整个家庭的快乐,大概是我独有的幸运。我可以用这20年的经历证明喜欢二次元、喜欢Cos并不是玩物丧志,而是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别人,这才是它最珍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