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匠心筑梦  爱满百合 全新运动空间“上线”,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活力玩乐多功能运动场”揭幕仪式 吹响青春集结号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携手四大试点校,共启职普融通新篇章 党建结对聚合力  共建共促谋发展
第05版:申城教育/专题 2025-09-17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携手四大试点校,共启职普融通新篇章

近日,由松江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承办的“职普融通·双向赋能·共育未来”松江区职普融通综合改革任务推进会顺利召开。出席嘉宾有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俞文达,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高教职教部副部长曾海霞,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后石晶,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永、陈栋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李凯、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高德品、上海市三新学校校长张爱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校长左洋洋等4所试点学校校长,职普融通教育管理骨干教师共同体成员,企业代表等。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雷,副校长朱斌、徐青、黄超、李梅及相关师生代表共同参会。

高位引领,绘就职普融通新蓝图

会上,朱永指出,推进职普融通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构建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松江区作为上海市重要的教育改革试验区,要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职普融通“松江经验”。

陈雷就项目推进情况与实施规划作了专题汇报。他从健全机制统筹联动、科研引领理实协同、系统推进多维探索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首批试点项目的设计框架。“我们将聚焦交通运输、现代服务、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发一批兼具职普特色的融通课程,形成职业教育深度参与、普通教育主阵地实施,立足课堂、学段衔接、校内外相互补充的课程资源。”陈雷介绍道。

专家视角,把脉职普融通新方向

石晶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职普关系重塑与职普融通框架构建》的专家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关系的转向与重塑,厘清了实践中的认识误区与桎梏,并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重在“渗透融入”、高中阶段关键在“互认互转”,为松江区推进职普融通提供了系统而清晰的实践指引。

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三新学校校长、职普融通教育管理骨干教师共同体主持人张爱国结合普教实践,分享了学校对职普融通的探索与思考。

多方协同,启动综合改革新实践

在启动仪式环节,俞文达、曾海霞、松江区教育局领导及四所试点校校长共同按下启动柱,标志着松江区职普融通课程实践首轮试点正式启动。

在随后进行的微论坛环节中,来自上海东联松奥的企业代表,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教师代表,围绕“聚合力·通学径·育未来——多方协同的全学段职普融通育人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对话。各方一致认为,推进职普融通需着力打破学段、校际与校企壁垒,加快构建“社会-学校-学生-课程”协同机制,推动首批融通课程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开拓更宽广的道路。

展望未来,共创人才培养新格局

俞文达在总结讲话中对松江区职普融通改革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推进职普融通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希望松江区能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为全市职普融通改革提供示范。”俞文达强调。

此次推进会的顺利召开,为松江区职普融通综合改革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将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相得益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松江智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