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臂和左手肌肉力量仅为0~1级,肌肉只能稍稍收缩,连让关节弯曲的力气都没有……当67岁的徐阿姨被家人送到急诊室时,距离其发病已超过24小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最终被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此时,无论是药物溶栓还是介入手术取栓,都已超过时间窗口期,难道余生就要在半身不遂中度过吗?面对徐阿姨和家属的失望,医生建议可以试下一种新兴的“血液脱脂”疗法。
“血液脱脂”挽救生命
“所谓‘血液脱脂’处理,医学上称为‘体外血浆脂类吸附过滤治疗(DELP)’,是一种多靶点、安全性高且起效迅速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垃圾’。”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周晓宇介绍:“‘脱脂’疗法的原理与过程,就像尿毒症病人做透析一样,将身体中的部分血液通过静脉引出,先通过一个分离装置,将血浆和血细胞分开,血细胞输回体内,血浆通过另一条通路进入一个特殊的吸附过滤系统,将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炎性因子等多种致病物质‘筛除’掉,‘脱脂’后的血浆再进行回输。
详细了解了DELP疗法的过程、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徐阿姨立刻同意了入院治疗。
通过手臂静脉引出和回输血液,仅耗时一个半小时,全过程患者生命体征都很平稳,也没有任何不适,“脱脂”效果更是肉眼可见——进入吸附过滤器前的血浆明显黄而黏稠,流出的血浆则澄澈清亮,血脂各项指标都回到正常区间。经过医护人员三天常规的病房管理,徐阿姨的症状显著好转,不仅说话清楚了,瘫软的左手臂肌力也恢复到3~4级。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怎么办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付剑亮介绍,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讲,溶/取栓治疗始终是首选,越早就医获益越大。按照诊疗规范,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4.5小时、取栓治疗为24小时。
而DELP适用于错过溶/取栓窗口期且伴随高脂血症的患者,只需对全身部分血液作“脱脂”处理即可,而且通常只做一次就能起效。对于家族性高脂血症且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经全面评估后也可采用DELP,以降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通讯员 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