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由嘉定区教育学院主办的“以项目化学习助力学生心智成长——嘉定-昆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在嘉定区安亭小学顺利举行。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心理研训员陈湘萍、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溪小学曹锦羽副书记携其心理工作室团队莅临现场,嘉定区谭海燕、孙文冲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嘉定区小学段心理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嘉定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谭海燕主持。
校长致辞:共绘心育发展蓝图
活动在嘉定区安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伟萍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陈伟萍首先向区内兄弟学校及远道而来的昆山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在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后,她结合活动主题,深入阐述了项目化学习对学生心智成长的实践价值。最后,她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期待两地教育工作者能在交流中实现智慧碰撞,收获丰硕成果。
课堂展示:PBL赋能心智成长
嘉定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文冲执教了区级课《我是幸福小使者——职业解忧驿站》。孙文冲以“真实情境驱动+心智化能力培养”为设计理念,聚焦学生“与父母探讨未来职业时产生现实烦恼”这一普遍问题。课堂上,他借助“大风吹烦恼”游戏引导学生安全释放情绪;通过“心语漂流瓶”活动,赋予学生“幸福小使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解构案例的过程中,依照“解忧三步法”开展合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共情与助人技能,充分诠释了心智化心理课堂的实效。
主题分享:探索心智化实践场
孙文冲围绕“以项目化学习助力学生心智成长”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先明晰了心智化的概念与四个维度,指出项目化学习通过创设真实复杂的社会情境、推动小组合作与互动、实施结构化反思、赋予学生自主权、挑战多视角思考等方式,为学生心智化发展搭建了“实践场”。结合课例,他详细介绍了PBL设计的核心要素与流程,并分享了提升心智化水平的关键策略,包括创设安全心理基地、借助“客体”沟通、运用“心智工具”及实施反馈评估。孙文冲强调,项目化学习能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反思与内化,从而有效提升其观点采择、同理心、情绪理解、元认知等核心心智化能力。
谭海燕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老师赵令睿分享了“基于心智化理论的小学生挫折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成果。赵令睿以《小快的挫折之旅》为例,构建了“情感镜映-认知重构-行为迁移”三阶心智化训练模型,将抗挫折能力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活动。通过综合运用“小组讨论”“镜子对话”“角色扮演”和“具身认知”等方法,破解了小学生挫折认知偏差的干预难题,实现了“情绪可命名、认知可重构、行动可迁移”的挫折教育目标,初步形成了“情境故事为链、心智化三阶为骨、具身策略为翼”的模式。
专家引领:点睛赋能心智课堂
昆山教师发展中心心理研训员陈湘萍对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作了《心理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专业指导。她指出了心理课堂上常见的提问误区,强调提问需遵循开放性、现实性、逻辑性、双主体性等原则,同时提出了由表及里、4F提问法、具体询问、资源取向、积极赋义等有效提问策略,为心理课堂中如何通过精妙提问启发思维、促进深度交流、引导心智成长提供了关键指引。
心灯永续共筑未来
本次嘉定-昆山心理工作室联合教研暨嘉定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果联展活动,标志着两地合作迈入了专业共研的新阶段。未来,嘉定与昆山两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持续深化合作机制,携手共研、资源共享、智慧互鉴,共同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富成长力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