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伯近期腰痛难忍,膏药、理疗轮番上阵却收效甚微。他一直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复发,直到医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才惊觉多年的“腰突症”表象下,竟是血液肿瘤在作祟。
血液病为何“啃食”骨头?
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群体。骨痛是其最典型症状,根源在于骨质破坏与癌细胞增殖。患病后,人体会分泌特殊激素,引发骨吸收现象,如同骨头被无形力量“啃食”,不仅加剧疼痛,还显著增加骨折风险。
血清肌酐异常需拉响警报
除骨痛外,多发性骨髓瘤还伴随贫血、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高黏血等症状。约半数患者确诊时血清肌酐浓度超标,腰酸、浮肿、尿液出现大量泡沫、夜尿频繁等肾脏损伤表现;患者免疫力大幅下降,易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骨质破坏导致血钙入血引发高钙血症,出现口渴、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等情况。
三类检查锁定病症
若出现上述症状,可通过三类检查明确诊断:
血液与尿液检查 当血液检查显示M蛋白升高、血钙异常、贫血及肾功能异常,同时伴有骨痛,需高度警惕骨髓瘤。
骨髓穿刺活检 若骨髓穿刺活检发现浆细胞数量激增、形态异常,基本可确诊骨髓瘤。
影像学检查CT、PET-CT、磁共振(MRI)等能精准评估骨损伤程度与病灶分布情况。骨髓瘤患者的X线片常出现“骨骼虫蚀样改变”,结合骨痛症状,就能进行辅助诊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血液科黄中迪(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