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不断优化品种,是提高农业产量、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种子的培育耗时耗力,例如一粒玉米种子从数万份育种材料中脱颖而出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在这条艰苦漫长的前行道路上,有那么一群人始终在坚守和探索着,用他们的坚持和创新为我国种业发展贡献着力量,育种专家、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师洪飞先生正是其中一位。
怀揣种植梦,不断突破创新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如何攥紧中国种子,实现粮食安全?在师洪飞看来,种源和技术是关键。“要想育成理想的新品种,需要大量基础材料作支撑。”师洪飞说道。
从事玉米育种行业近20年来,师洪飞带领团队累计研发出3项专利技术,培育出玉米CB127、玉米CB128、玉米G312和玉米K1205等十余个品种,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农业农村部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4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的“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9项、沧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沧州市科学技术奖”2项。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不仅提高了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益,也为企业拓展了市场份额,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他将自己在玉米种子培育过程中获得的技术与经验撰写成多篇论文并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中,从而与业内专家共同分享他的最新技术与成果,例如他发表在《现代农村科技》中的《玉米新品种紫金60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潜心攻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扎根种业多年的新农人,师洪飞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而为了突破那些技术难题,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种业研究与其他领域研究颇有不同,它必须和土地打交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田间辛勤劳作、潜心耕耘,才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谈到这份辛苦,师洪飞却总是显得毫不在意,他说:“看到选育出新品种为农民增加收入,这才是我觉得最开心、最有价值的事。”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作为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师洪飞经常深入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他经常组织专家团队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他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种业人奔跑在科技助农富农的道路上,让农民不再为种子发愁、不再为粮食安全发愁,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心抓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作为企业管理者,师洪飞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能够准确判断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他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公司的业务方向和战略部署,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不得不提到2017年5月,各地小麦现场会竞相召开,在黄淮海种子界都在密切关注运作小麦种子之际,师洪飞带领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辟蹊径,在河南郑州和荥阳召开明天695玉米苗期观摩会,吸引了60多位河南区域玉米业务核心合作伙伴参与其中。这次会议是2017年黄淮海地区首场玉米新品种春播展示会,在师洪飞的努力下,不仅成功介绍和推广了明天695玉米新品种,更是让明天种业得到了黄淮海玉米业界的关注,为公司后续开展业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国既是玉米生产大国,也是玉米消费大国,生产量和消费量长年位列全球第二,但是在供需两旺的大背景下,国内缺口仍然较大,对国际市场依赖相对较高。面对未来,师洪飞认为,未来是生物技术时代,智能机械会更高效率地帮助种植者进行生产。他将继续带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提高种子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产业发展。同时,他还将加强与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种业和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