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初中英语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项目第一次研讨活动在上海市龙柏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和上海市龙柏中学承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张新宇博士,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初中英语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赵尚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员朱青怡,闵行区教育学院陈逸群以及初中英语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心组与技术组专家、以及资源建设校与试验校教师代表等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赵尚华主持,包括教学展示、校长致辞、专家点评、现场交流、任务布置、专家指导与活动总结七个议程。
实践为本,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2.0
研讨会伊始,由龙柏中学陈烨老师进行了《英语(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2单元Going to see a film 第二课时Reading: Choosing a film 教学展示。陈老师在备课阶段合理运用备课助手资源,立足语篇研读,挖掘思维品质目标;基于思维品质目标,设计阅读教学;借助数字平台功能,丰富课堂互动与评价;借助数字资源平台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开展互动与评价。从展示中可以看出,数字资源不仅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参考与便利,资源平台也为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实施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提供了有力帮助。
课后的研讨环节,龙柏中学校长金秀介绍了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将以市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为契机,立足校情,积极谋划,目标为向,实践为本,从实验班实验教师着手,循序渐进推开教学数字化转型2.0之门。
效果显著,提升课堂的深度质量
作为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项目组市级专家,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朱青怡老师指出,与上学期11月陈烨老师的数字资源课堂初尝试比较,看出龙柏中学在数字资源常态化推进工作中的显著效果。教师能够通过“三个助手”数字资源的使用,结合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能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提升课堂教学中信息的收集及筛选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深度质量。
据介绍,上海市数字资源项目组选择18所初中强校工程学校作为整体试验样板校,成立初中英语学科中心组,加强市、区、校三级联动,同时借助专家引领、专题研究与专业支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数字资源的常态化应用。对此,在活动最后,赵尚华老师做出总结,建议与会教师,特别是样板校的教师认真记录专家指导意见的关键词,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项目的初衷,也是新课程方案所倡导的关键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点。同时,赵老师提出,18所试验样板校要积极实践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每次活动后各校应达成共识,提炼经验,形成实践案例,最终完成教学指导意见。
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于变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样态、促进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作用。今后,龙柏中学将持续开展实践,积极参与常态化应用项目研讨活动,参与点评互动,为新教材的资源建设提供启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