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之皓(左)与启蒙教练王一玲合影
10月18日,2025年上海市第八届“大手牵小手”趣味乒乓球比赛总决赛在上海体育宫举行,来自16个区以及外国友人共291名选手参赛。比赛期间,同时举办了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戴健,上海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袁辽新,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会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祖孙一起上球台
银龄志愿者传帮带
赛场上,60余对“大手”与“小手”搭档的组合成为焦点。参赛者年龄跨度从6岁孩童到75岁以上长者,通过计数赛、团体对抗赛等趣味项目展开角逐。在限时推攻球计数赛中,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孩子们专注击球的身影与家长耐心指导的场景交织,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比赛规则强调协作而非胜负,很多家庭在推球过程中笑料不断。”赛事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创办以来,该赛事已连续举办八届,成为上海市老年体育协会推动“一老一小”群体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标志性活动。今年首次引入外籍亲子选手,更彰显了赛事的国际化与包容性。在活动现场举行的“银龄志愿者授旗仪式”是此次庆典活动的又一个亮点。新成立的银龄志愿者服务队由热心老年乒乓球事业、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的老年朋友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未来将深入社区、基层活动点,开展乒乓球技能指导、赛事服务、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以“传、帮、带”的形式,进一步激发更多老年人和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戴健指出,近年来,老年人群体的体育需求已呈现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的趋势,老体协要通过举办赛事、培训、健身指导等一系列活动,帮助老年群体实现健康老龄化。
寻根问脉四十载
传承辉煌开启新征程
比赛期间,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体育宫会议室举行,著名乒乓球国手、老乒委历任委员、老运动员、老教练员齐聚一堂忆往昔,话今朝。
上海是中国乒乓运动的发源地,更是乒乓世界冠军的摇篮,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乒乓专委会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有40年历史。年逾九十七的老乒委初创人李连生先生通过小视频,向全体与会领导和嘉宾致意和祝福,给大家带来惊喜。随着主题视频《银球跃动四十载,薪火相传谱新章》的播放,使大家仿佛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座的周指导是我的启蒙教练!”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会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激动地向恩师问好。周一玲曾在1961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队,师从孙梅英、容国团、薛伟初,专攻弧圈球,被称为中国女子弧圈第一人。在第28届乒乓世锦赛中,她战胜苏联头号选手鲁德诺娃,名震国际乒坛。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恢复乒乓球项目训练,成立了上海市少年乒乓球集训队,由周一玲担任教练,当时这批队员中就有施之皓。“施之皓从小就表现出了乒乓的天赋,后来他进入八一队、国家队,成为世界冠军,后来当教练又带出了一批奥运冠军,实现了我的梦想!”
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委员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依托赛事创品牌,依托服务赢信任,依托创新谋发展,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丰富活动内涵,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推动本市老年人乒乓球运动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为助力健康上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更大的“乒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