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第十八届“打浦桥杯”乒乓球赛开赛 全球健儿赴青浦挥桨逐波话同心 “花田村碗”火到了国外 参赛选手跟着赛事游上海
第A12版:体育生活 2025-09-15
长三角健身气功赛圆满落幕

参赛选手跟着赛事游上海

丁荣

9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健身气功比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圆满落幕。这场由国家体育总局指导,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赛事,吸引了27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与,为长三角健身气功爱好者搭建了以赛会友的舞台。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走进高校办赛

专业竞赛保障立标杆

作为长三角体育节的正式比赛项目,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赛场上,选手们以刚柔并济的动作诠释“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的精髓,展现了健身气功“动静相宜、身心合一”的独特魅力。

本次比赛竞赛项目涵盖集体赛与个人赛共九项,充分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健身气功的推广成效与群众体育的整体风貌。赛事组委会在奖项设置上兼顾普及与激励,集体赛按比例颁发一、二、三等奖,个人赛各项目录取前八名,有效调动了参赛积极性。同时,赛期还举办了“马王堆导引术编创研讨会”,汇聚专家学者,为健身气功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搭建了平台。

本次比赛落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不仅提供一流场馆设施,还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裁判团队由长三角地区健身气功国际级、国家级裁判组成,赛前通过两天规则培训统一执裁标准,全程保障比赛公平公正。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赛事的成功举办为长三角健身气功协同发展提供了“上海经验”,未来将持续推动项目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赛事撬动消费热潮

“溢出”消费近百万

赛事期间,来自苏浙皖的参赛选手及家属纷纷走进上海地标,体验海派文化。据统计,选手们入住浦东新区张江地区酒店超500间/夜,带动周边餐饮、交通、旅游消费近100万元。一位安徽代表队选手表示:“比赛之余打卡了外滩、豫园,还品尝了小笼包,这次上海之行既强健了体魄,又感受了城市魅力。”赛事的“体育+文旅”效应显著,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本次赛事得到了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00万次。上海健身气功协会通过直播、图文推送等形式扩大影响力,吸引超10万人次线上观赛。媒体聚焦不仅提升了赛事知名度,更让健身气功这一传统项目走进大众视野,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自2021年创办以来,长三角体育节已成为区域体育合作的重要品牌。本届赛事首次将健身气功纳入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长三角群众体育协作迈入新阶段。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院长谢芳表示,未来将联合苏浙皖三地,建立健身气功裁判员、教练员共享库,定期开展跨区域交流活动,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从竞技切磋到文化共鸣,从体教融合到消费升级,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健身气功比赛以“气”为媒,书写了全民健身与区域发展的双赢篇章。这场秋日里的健康之约,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更以体育之名,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生动注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