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欧冠的“两极”
第A07版:欧冠 2025-08-29

欧冠的“两极”

从“北极圈”到“苹果乡”,感受地理的震撼 林龙

博德闪耀极寒、极夜的主场

阿拉木图凯拉特善于主场逆袭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林龙

欧洲足坛,从不缺少奇迹。如1992年的“丹麦童话”,再如2004年的“希腊神话”。正是在这生生不息的奇迹中,欧洲足球的版图在不停地扩张。

来自挪威“北极圈内”的博德闪耀以及远东“苹果之乡”的阿拉木图凯拉特这两支球队如今又创造了新的奇迹,而欧冠联赛也在北方和东方拥有了新的“两极”。

主场人工草,“闪耀”欧联不可小觑

因为地处北极圈内,位于挪威小城博德的博德闪耀俱乐部虽成立于108年之前,但却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被隔离在“欧洲足球大陆”之外。有地理气候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1972年之前,他们被认为实力不够而不被允许进入挪威国内的顶级联赛,遑论欧冠?

博德冬季寒冷,暴雪肆虐。因为极夜现象,这里的冬季每日平均只有56分钟的日照时间。所以,足球在博德是一项极其艰苦的行为,也是他们长期游离于主流之外的重要原因。在1991年之前,该俱乐部的球员甚至要穿着带钉的冰鞋在结冰的场地上训练。这在足球的认知中是不可思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座城市实在是太远了。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向北要坐两个小时的飞机、或者16个小时的大巴才能抵达,而奥斯陆对欧洲球队而言本就是“北极”的代名词。

所以,博德闪耀直到2006年为主场铺设了人工草地之后才慢慢回归到主流的视线当中。正是因为人工草皮,这座球场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当整个大地都白茫茫一片时,只有这座场地是绿色的。从那时候开始,博德闪耀有了长足进步。近五年来,他们赢得四次挪威顶级联赛冠军。这个辉煌的成就,和他们艰苦的自然环境一样,都那么的不可思议。

自2007-2008赛季的罗森博格之后,再无挪威球队进入过欧冠联赛的正赛,而这一尴尬随着博德闪耀的闪亮登场而终于画上句号。实际上,博德闪耀上个赛季就有着非常“闪耀”的表现,他们一路杀入了欧联杯的四强,不仅创下挪威俱乐部在这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更在淘汰赛中先后战胜过拉齐奥、奥林匹亚科斯等赫赫有名的豪门。到了本赛季,他们更进一步,不仅让挪威足球在时隔17年之后重新出现在欧冠赛场,更为欧冠联赛创造了新的“北极”。

这一“荣誉”曾属于罗森博格,而该队所在的特隆赫姆市位于博德以南大约400公里。所以,如今的“极地之师”已成博德闪耀的专属。

反传统“赢学”,强调集体的领导力

竞技体育,结果至上。但博德闪耀的哲学却与之相反。“我们从不谈论赢球。”对博德闪耀来说,过程大于结果。就像所处的地理环境,博德闪耀迥异于绝大多数足球俱乐部的足球理念是他们成功的最大秘诀。

每场比赛之前,博德闪耀的所有队员会在穿好队服后集体冥想,而每场比赛的队长则由球员自主推选。在他们看来,集体领导力比个人领袖更为重要。每当丢球之后,博德闪耀的队员们会围成一个圈来及时沟通,寻找问题所在。进球后亦然,为的是防止心态松懈。俱乐部禁止球员和教练关注联赛的积分榜,而比赛之后也从不讨论胜负,而只关注于比赛的过程和可控因素,分析丢球的原因,以及如何能做得更好。

正是这套独树一帜的足球理念让博德闪耀取得了闪耀的成就,而且不仅仅在挪威赛场。2021-2022赛季,他们杀入欧协联八强,并曾在主场6比1狂扫罗马,让穆里尼奥发出“这是我职业生涯最艰难客场”的感叹。2022-2023赛季,他们在欧冠资格赛的加时赛被萨格勒布迪纳摩绝杀,但虽败犹荣。2023-2024赛季,欧联杯小组赛力压贝西克塔斯,只是附加赛惜败于阿贾克斯。2024-2025赛季,他们杀入欧联杯四强。本赛季,他们终于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涅槃——在资格赛淘汰奥地利老牌劲旅格拉茨风暴而晋级欧冠联赛的正赛。

这一套理念来自于曾在多地执行过作战任务的原战斗机飞行员曼斯威尔克。作为俱乐部的心理咨询师,他对足球一无所知,但却明白高压下的情绪管理。俱乐部2017年降级之后,他被请到球队时提出了两个条件:绝不强迫;永远站在球员一边。曼斯威尔克的理念中有几个核心:赛前冥想体系;开放式沟通机制;过程导向的评估体系。经过他的辅导,球队的战斗力如战斗机般直冲云霄。

中场核心萨特纳斯是曼斯威尔克心理辅导的成功案例之一。他曾长期受比赛日腹痛困扰,曾一度想退役去读大学,曼斯威尔克建议他:“既然要走了,索性最后几个月放开踢?别在乎结果。”放下压力的萨特纳斯不仅成为绝对主力,而且在与拉齐奥的大雪之战中独中两元,成为获胜的英雄。

除了这套反传统的“赢学”,“纯粹的足球”也是博德闪耀的成功根本。超过80%的球员和员工来自于挪威当地,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坚韧为球队打上了深深烙印。每场比赛的上座率超过95%,虽然球场只能容纳8270人,但整个博德的人口不过四万多一点。

每场比赛,博德闪耀的球迷都会举着巨大的黄色牙刷为球队助威,这已成为北挪威足球文化的象征。在博德,足球就是足球,和其他无关。正如队长贝格2016年所说的:“我的梦想不是为欧洲豪门效力,而是穿着博德闪耀的球衣,在他们主场的中央迎战欧洲最强大的球队。”如今,梦想成真,而足球依然还是足球。

凯拉特实现“脱亚入欧”

从中哈边境到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只有200多公里,从霍尔果斯口岸过去是330公里。所以,当位于阿拉木图的凯拉特俱乐部淘汰苏超豪门凯尔特人而晋级欧冠正赛后,有中国球迷感叹道:“我们可以开车去现场看欧冠了。”凯拉特不仅创造了哈萨克斯坦足球的奇迹,何尝不也为中国球迷实现了一个从未想过的奇迹!

位于欧亚大草原腹地的哈萨克斯坦,虽然属于亚洲,但领土中也有10%-15%左右被划入了欧洲。自2002年开始,哈萨克斯坦足协做出“脱亚入欧”的决定,这让哈萨克斯坦足球有了向欧洲强队学习的机会。虽然告别了亚洲的“舒适区”,但”近朱者赤”,经过多年挫折,哈萨克斯坦的足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继2015-2016赛季的阿斯塔纳俱乐部之后,凯拉特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第二支晋级欧冠正赛的球队。

对哈萨克斯坦而言,晋级欧冠是无上的荣耀,但同时也是等量的“折磨”——因为距离。2016年的阿斯塔纳已然成为欧冠赛场的最东部,他们当年与马德里竞技、本菲卡和加拉塔萨雷俱乐部分在同一小组,所以他们三场客场比赛的飞行总距离达到了30600公里。如今凯拉特更胜一筹,他们所位于的阿拉木图比阿斯塔纳更靠东部。如果他们要遭遇葡萄牙体育或者本菲卡这样的对手,客场的单程距离将超过6000公里,往返距离则超过12000公里。

距离的可怕同样“适用”于对手们。想象一下,如果皇马抽到凯拉特的客场,两队的实力差距要打上多大的折扣?

除了距离,阿拉木图的气候条件也是凯拉特俱乐部的“法宝”。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哈萨克斯坦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国家,大部分地区在一年当中有五个月是被冰雪覆盖的,冬天的气温常常是零下几十摄氏度,而夏天的气温则会高达50摄氏度。如此漫长的旅途,如此极端的气候,对意志的考验甚至超过了技战术本身。这或许也正是凯拉特俱乐部在即将到来的欧冠正赛中的生存之道。

一路血战,足见竞争力

晋级欧冠正赛的凯拉特俱乐部成为了哈萨克斯坦足球的新骄傲,甚至是新的“门面”。但在哈萨克斯坦超级联赛的内部,他们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过去四个赛季,哈超联赛的冠军分别由托博尔、阿斯特纳、奥尔达巴斯以及凯拉特先后获得,由此可见哈超竞争之激烈。当然,哈萨克斯坦足球的进步,正源于此。如此高强度的竞争是凯拉特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

也许早已习惯国内的激烈竞争,所以,凯拉特本赛季的欧冠晋级之路也异常激烈。他们是从欧冠资格赛的第一轮开始的,所以他们也成为了唯一始于第一轮而晋级正赛的队伍。

第一轮他们的对手是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凯拉特客场1比1,主场2比0,晋级很顺利。第二轮面对的是古比斯,在客场0比2负于对手后,凯拉特回到主场取得3比0的大胜而成功逆转。第三轮的对手是布拉迪斯拉法俱乐部,后者在上赛季也是始于第一轮而最终晋级正赛,这一次他们的好运被凯拉特得到。主场1比0,客场0比1,但凯拉特通过点球大战而淘汰了布拉迪斯拉法。最后一战凯拉特面对的是苏格兰豪门凯尔特人,几乎没人看好他们晋级,但凯拉特主客场都顽强地0比0逼平对手,最终又通过点球大战笑到了最后。

如此不可思议地晋级,体现出的不仅是凯拉特的意志力,更有深厚底蕴的加持。在苏联时期凯拉特俱乐部就是哈萨克斯坦足球的旗帜。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凯拉特俱乐部依然成绩斐然,虽然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阿斯塔纳,但凯拉特俱乐部先后夺得了5次联赛冠军(仅次于阿斯塔纳的7次)和12次杯赛冠军。2016年,凯拉特俱乐部迎来了一个伟大的人物——“沙皇”阿尔沙文。虽然已36岁高龄,但阿尔沙文的到来为凯拉特俱乐部的发展注入了特殊的动力。对广大凯拉特球迷而言,在家门口观看“沙皇”的表演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如今,球队晋级欧冠正赛,或许也是对“沙皇”当年莅临的感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