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国家队的第九次“东亚杯”征程已结束。很可惜与冠军失之交臂而未能赢得突破,但收获的不止一个简单的亚军。球队在整个大赛中表现出的进步很有价值。向前看,依然可期。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林龙
始于2005年的“东亚杯”女足比赛,中国队此前参加过八次,但成绩不尽如人意,最好成绩是2010年和2022年的两次亚军。所以,对于中国女足参加本届“东亚杯”的成绩,或许足协有要求,但外界并没有给出过高的期望。从这一角度而言,此次赢得的亚军算是合格,而除了成绩之外还颇有一些惊喜。
日本女足的崛起,几乎与“东亚杯”历史同期。所以成绩最好,先后赢得过四次冠军,占了近一半。硬朗的朝鲜女足,实力并不比日本差多少,所以也赢得过三次冠军。韩国队凭借东道主优势赢得了首届冠军。反观中国女足,巅峰期后的一路走低也差不多和“东亚杯”历史同步,一直没能夺冠也是实力使然。
本届“东亚杯”,虽然日本队多名主力缺席,但依然被认为是四支球队中实力最强的。韩国队近年来一直在进步,而且有东道主优势。中国队则是奥预赛失利后开始重建的一支年轻队伍,新帅到任刚一年,队内又有很多新人加入,不被看好可以理解。但队员们续写了“铿锵玫瑰”的精神,对韩国和日本都取得平局,而且场面不落下风,对中国台北队又保持了全胜的纪录。这样一个亚军是完全能接受的。
米利西奇上任之后,中国女足先后去美国、澳大利亚进行拉练,也先后踢了两届“永川女足国际邀请赛”。但那些都是友谊赛性质,本届“东亚杯”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考验。从整个赛事的过程来看,中国队是呈上升势头的。首战对韩国,因为暴露出精神不集中的问题而被对手绝平。次役对中国台北队,虽然也出现类似毛病,但赢得实至名归,也展现出应有的攻击力。最后同日本的比赛,虽然最艰难,但中国队却踢出了开赛以来最好的水平。不仅敢打敢拼,每次直接对抗都有“拼刺刀”般的精神,而且攻防两端都不落下风,前两场比赛犯下的错误几乎一扫而空,前场也能给对手造成足够威胁。在大赛中能有这样的进步,对任何一支年轻球队而言都是值得称赞的。
技战术方面,中国队虽然配合默契程度和日韩相比还有差距,但也不乏亮色。攻击线上,以三个进球赢得赛事最佳射手的高中锋邵子钦,未来多年都能够在亚洲跻身一流。后防线上的吴海燕越来越有领袖风范,而王妍雯、沈梦雨这对留洋组合对中场的控制也渐入佳境。此外,王爱芳、霍悦欣、潘红艳等20岁左右的年轻球员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潜力,此次大赛的锻炼也将加速她们的成长。
经过此次“东亚杯”,尤其是对日本队比赛的锻炼,中国女足姑娘们能够赢得很多的自信去迎接明年的亚洲杯和亚运会。对此,各方都应该多点耐心。
米利西奇:要加速努力
去年5月到任的米利西奇,在本届“东亚杯”接受了第一次正式考验。成绩尚可,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年时间不足以让中国女足脱胎换骨,但本应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技战术方面的。困难是存在的,但教练的职责就是解决困难。
米利西奇接手的是刚经受奥预赛失利打击的队伍。士气低落,球队也亟需更新换代。但米利西奇是外来者,他对中国女足的熟悉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尽管国青队在去年U20亚青赛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球员,但米利西奇没有立刻补充这些新鲜血液。相比之下,韩国队就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尽管韩国主帅申相又去年10月份才接手,但助理教练朴润贞是原U20国青队教练,所以他们的换血来得非常彻底,本届“东亚杯”之前申相又就宣布“已完成新老交替”。韩国能赢得本届冠军,与此不无关系。
虽迟,但到。米利西奇也在做同样的努力。来自去年那支国青队的王爱芳、霍悦欣和潘红艳都在本届“东亚杯”迎来了机会,而且都表现出相当的能力。王爱芳在对阵日本比赛中挑起大梁,和姚伟组成双后腰而为平局做出重要贡献。霍悦欣在对中国台北队的比赛中进入首发而毫不怯场。潘红艳在首场对韩国的比赛中出现失误,但在对日本比赛中迅速调整好心态,状态明显好很多。此外,还有22岁的邵子钦,作为米利西奇时期力推的锋线杀手,她1米79的身高、优秀的头球、强悍的支点作用和拿球护球的能力在整个亚洲都出类拔萃。
但也正像米利西奇赛后所说的,接下来整个球队都要面临全运会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理解。”米利西奇表示“只能在之后看球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而定计划”。他接手球队后已面临过重要球员伤病和疲劳状况,“像姚伟、王霜、张琳艳……她们回归后需要大量的训练,所以错过一些比赛。我们还有留洋球员,现在正是她们的休赛期。等全运会顺利结束后,我们再花一些时间一起工作,我认为我们可以带领一支强大的队伍去参加亚洲杯。”
除了人员和技战术的改革,米利西奇还要面临一个心理建设的难题。同韩国队比赛的上下半场,韩国队都在补时阶段攻入一球。“……这让我们失去了冠军,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之前同澳大利亚的比赛,我们也是先领先但在最后时刻丢球。”所有强队都要经历成长的过程,所以米利西奇认为,重要的是“从这次代价中吸取教训”。这不是米利西奇的错误,但如何改正这个错误却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小步快跑,加速追赶亚洲一流
人才济济的日本女足,虽有多名主力因伤缺席,但整体实力没太大影响。韩国队略逊一筹,但勇于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中国女足,在这两方面都有差距,但经过本届“东亚杯”的锻炼,接下来也应该会小步快跑去提速追赶。
【未来已来】
多名新人挑起大梁
本届“东亚杯”最耀眼的明星应该非邵子钦莫属,不仅仅因为她以三个进球荣膺最佳射手荣誉。邵子钦身高达到1米79而在整个亚洲都“遥遥领先”,但她不笨重,反倒很灵活,而且有着期待中的优秀头球技术。对中国台北队打进的第一球就很好体现了这两点。接张馨传中的头球攻门很聪明选择吊射,而不是甩头,因为离门有点远,门将也站位靠前。球被横梁挡出后,她立刻抢上前用腿将球补射入网,显示出和身高不相符的灵活。
同中国台北队打进的第二球是头球冲顶,邵子钦尽显中锋本色。而除了头球,邵子钦作为中锋的支点能力同样突出。张馨禁区内的射门就来自于她的稳健回做,而且她的支点作用遍布前场各个区域,这体现出她的脚下技术很扎实,而且有很好的速度。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邵子钦拿球转身突破的场景,更难能可贵的是,邵子钦整场比赛都不惜体力为球队奔跑,很好传承了中国女足的精神。
邵子钦的横空出世不啻是送给中国女足的一块瑰宝。好好培养,未来她能带来超预期的惊喜。同样值得肯定的还有霍悦欣和王爱芳。20岁的霍悦欣在去年U20亚青赛用一脚30米外的远射世界波帮助球队1比1逼平朝鲜而一战成名,此前她还在对老挝的亚青赛预选赛独中五球,但直到本届“东亚杯”才在国家队崭露头角。王爱芳比霍悦欣还小1岁,但在对日本比赛的首秀中却挑起大梁,被安排在中场和姚伟组成双后腰。米利西奇非常大胆,但王爱芳的表现证明了他的眼光。在被沈梦雨换下场之前,王爱芳的表现几乎无懈可击,既有强悍拦截,也有对节奏的控制,完全看不出只有19岁。
和霍悦欣和王爱芳一样迅速成长的还有门将潘红艳。虽然首场对韩国的比赛中犯下一些错误而受到外界质疑,但就像米利西奇所说的,她还年轻,“还需要另外给她机会……”同日本的关键一役,米利西奇再次给她机会,潘红艳虽然依然有瑕疵,但表现明显比首战好很多。
几名小将的成长源自个人努力,但也离不开米利西奇的慧眼识珠。“今晚你们看到了守门员的表现,很多姑娘都获得了经验。我们必须要对她们有耐心,但只要心态正确,我们可以为这些年轻女孩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老将已老】
多人生涯已近落幕
除了几名国青队队员之外,米利西奇还给了一名“老将”上演国家队处子秀的机会,这就是28岁的吕亚童。“我们带了25名球员来韩国,其中23名球员获得了出场机会。这是她们提高的唯一途径……吕亚童也得到了出场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吕亚童在对中国台北队比赛中利用对方门将失误抢到机会,这才有了王妍雯的世界波。
首战的表现可见吕亚童在国家队还有上升的空间。中生代球员中,26岁的王妍雯和23岁的沈梦雨都带来了惊喜,两人组成的双后腰最能接近现代足球的要求。值得一提的还有宋端,她在替补出场后的几次射门都有很高质量,这能丰富球队的战术选择。但也必须要看到,队中几名30+的老将,也到了该逐渐退出的时候,虽然她们比吕亚童大不了多少。但在米利西奇时代,很多必然的变化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
参加此次“东亚杯”的30+老将有唐佳丽、王霜、张馨、李梦雯、吴海燕。这其中32岁的吴海燕年龄最大,但表现最好。作为后防领袖和队长,她不仅打满全部三场比赛,而且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在汪琳琳真正挑起大梁之前,她还能发挥几年的余热。相比之下,中前场更需要新鲜血液,所以唐佳丽、张馨和李梦雯可能在未来会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了。因为伤病原因,王霜也远未到最佳状态,三场比赛都没踢满70分钟。但能感受到她也在努力恢复,重要的是,米利西奇依然很重视她。“有她没她,球队的状态是两样的。”王霜对这支球队还不可或缺,她的经验也能帮助年轻队友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