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古真大 11′望月海辉 63′
东亚杯第二轮,国足不出意外地0比2败给日本队,代理主教练久尔杰维奇先后派上塞尔吉尼奥等18强赛主力队员。此外,汪士钦、高天意、陶强龙、徐新、刘浩帆、巴顿在不同时期入选过中国男足,个别队员甚至是某阶段的主力队员。
外界有不少观点将这支没有旅欧队员、12名新人的日本队称为“二队”或“三队”,即便如此,中国男足仍然陷入全面被动,中日足球的差距之大令人汗颜。
特约记者 赵睿
好教练不难找 先摒弃条条框框
本场比赛,中国男足较之首轮比赛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展示出稍好的精神状态,下半场勇敢地采取高位逼抢策略,向对手施压,将对手的攻防节奏搅乱。纵观全场,中国男足也创造出一些进攻机会,张玉宁上半场、王钰栋下半场各有一次破门机会,韦世豪上半场有两次改写比分的机会,但均未能把握住。张玉宁赛后表示:“从整体上来看大家都比之前要轻快了不少。”赛后,舆论的反应平淡,都默认了“打不过”“没有更好办法”“少输就好”的事实。
代理主教练久尔杰维奇排出的541阵型,进攻时一侧边后卫助攻上去,阵型随之切换为442或433,不管怎么变化,后卫线始终保持足够的人手,打法设计符合中国男足现况。队员精神头不错,战术打法也没太大毛病,但仍然0比2负于对手,只能说中国男足的竞争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突出体现在“技术不扎实,意识慢半拍”。
中国足协方面没有公开发表过对已进行完的两场比赛的评论,久尔杰维奇是“临时工”,官方态度是他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2007级国少身上,当然,也不排除成绩被认可后,还有担任新一届U20国青主帅的希望,所以中国足协更不会对他加以评论。不过,如果东亚杯的风评不好,将影响到久尔杰维奇未来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聘。
东亚杯结束后,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是中国男足新备战周期的关键阶段,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首先,确定主教练人选。据了解,目前这项工作还在酝酿之中,尚无法正式通知外界结果,但中国足协已经收到了不少候选人的资料。时常会有球迷询问:未来需要请什么样的教练?其实,只要是目前身处欧洲足坛一线、牌子不要多大;善于沟通和搞好团结;年纪不算老;薪酬我们能接受,这样的教头还是能找到的,至于其他条条框框,先放一边。外部实在不好找,从中超俱乐部也能找得到。
其次,针对新周期的备战,需要制定全面的、务实的计划。东亚杯在韩日的眼中可能是“鸡肋”,但它很可能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到下届世预赛开始前,为数不多的能和世界杯球队过招的机会,新周期中国男足的热身赛很可能找不到理想对手,这一点需未雨绸缪,提早动手,向好的方向争取。包括2027年亚洲杯如何定位,也需要深思。
再有,中国男足有王钰栋这样有特点的队员,他未来的上限无法估测,但现在还无法承担起凭一己之力带动队伍前行的责任。况且,中国球员基本是“体系型”,例如速度快、能突破,多是在整体战术体系内才能发挥出来,单拎出来在中超赛场还行,但到了亚洲赛场优势不大。未来中国男足的战术打法需要支持队员的特点,此点得和新帅讲清楚。
新周期,中国男足任重而道远,小步快走,积跬步至千里,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