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0日,在2025世界女排联赛美国阿灵顿站中,中国女排激战五局战胜多米尼加队,取得开门红。阿灵顿站是本年度中国队最后一站分站赛,如果能在本站比赛结束后,积分排名进入前八名,将获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在已经结束的中国北京站和中国香港站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以5胜3负积15分暂列第六名。本站比赛,中国女排还将迎战加拿大、德国和美国女排。
逆转劲敌 韧性彰显成长力
5日,中国女排16名队员和教练组从北京启程奔赴美国。据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透露,在结束中国香港站比赛后至今这段时间,球队对前两站比赛做了一些总结,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阿灵顿站,中国女排首个对手多米尼加女排是一支强队,技术风格为进攻节奏快、战术变化多。中国队在五局中的表现跌宕起伏,首局开局慢热、一度落后,第二局因一传波动而失守,第三局进攻端受挫……然而中国女排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其身处困境中的应变与纠错能力。当首局拦防体系暴露出漏洞,姑娘们迅速调整,依靠拦网碾压对手,硬生生扭转了局势;第四局在进攻端以微弱优势实现对对手的超越,同样源于对第三局进攻不畅的及时反思与修正。
这种“问题-调整-解决”的闭环能力,成为中国女排韧性的缩影。正如赵勇在赛后指出,队伍在场上“拼劲很足”,对对手拦防布局的预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年轻队员张籽萱赛后那句“顶住了对手给予的压力”,朴素却精准地揭示了这支队伍精神内核的成长。当决胜局战至13平的窒息时刻,年轻的队员们没有慌乱。她们汲取了前四局积累的经验与信心,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比赛阅读能力与关键时刻掌控局势的冷静。这弥足珍贵的几分,是技术提升的见证,更是心智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技术统计能清晰体现出中国女排各个环节的表现。进攻得分上,中国女排以65比74落后9分之多,这清晰暴露了年轻队伍在强攻硬实力和持续稳定性上的客观差距。然而,她们在拦网环节筑起了坚固的长城,主动失误比对手少了3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获胜的密码。
对于一支尚处成长阵痛期的年轻队伍而言,比赛中暴露问题、状态起伏,本是成长的必然代价。真正决定未来高度的,是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与能力。能否快速认清症结、果断调整、有效改进?这场比赛,中国女排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积极的答案。她们在逆境中展现的自我修复力与永不放弃的韧劲,正是年轻队伍最动人的朝气所在。拦网的强势崛起与失误的有效控制,已悄然成为她们在强敌环伺中争取胜利的新基石。
无惧挑战 剑指总决赛
阿灵顿站的开门红,为中国女排冲击总决赛资格注入了宝贵信心。然而,前路挑战依旧严峻。赵勇在展望后续比赛时,思路清晰且务实,队伍将充分利用宝贵的轮空日,聚焦于解决“与多米尼加这场比赛中在发接和拦防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这份“立足于自身发挥”的冷静与自省,比胜利本身更显珍贵。
战胜多米尼加后,中国女排剩余的三个对手分别是加拿大、德国和美国。其中,与东道主美国女排的比赛是焦点战。美国队此次比赛以锻炼年轻球员为主,不过主场作战是她们的优势,中国队需要做好十足准备。
总决赛席位的争夺,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张晋级门票。它更是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周期关键年份里,寻求蜕变与突破的绝佳熔炉。每一场与世界强队的交锋,每一次在逆风球中的挣扎与奋起,都是对技术、战术和心理承受力的极限锻造。逆转多米尼加这一战,其价值不仅在于宝贵的积分,更在于它再次印证了这支队伍蕴含的顽强生命力与向上潜能。
总决赛资格,是目标,是挑战,更是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证明自身进化、走向真正成熟的必经考场。根据赛程安排,中国女排将于12日迎战本站的第二个对手加拿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