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在厦门主场折戟巴黎奥运会预选赛之后,中国女足国家队陷入了三年无大赛的尴尬。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随着2026年女足亚洲杯的临近,这一尴尬正逐步消融。而即将开赛的“东亚杯”,女足国家队也将“正式”重返球迷的视线。
新帅米利西奇的一年新政,就要揭开神秘面纱了。
目标
突破成绩是极限
突破自我是底线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林龙
自2005年第二届“东亚杯”开始设立女足比赛开始,中国女足国家队已先后八次参加。其中两次主场,分别在重庆和武汉。总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很不理想。三次第四名、三次第三名、两次第二名,从未夺冠。
这一成绩比较属实地反映了中国女足在东亚的地位。日本队最强,共赢得四次冠军,朝鲜于2013-2017年间赢得三连冠,韩国则是在第二届“东亚杯”凭主场之利夺冠。中国队的最好成绩是2010年和2022年这两届,都是第二名。2010年,中国队输日本但赢韩国和中国台北队。2022年,中国队在保持对中国台北队全胜纪录的同时又先后逼平韩国和日本,仅因净胜球劣势而屈居亚军,但毫无疑问已是我们在“东亚杯”历史上的最好表现。
2023年奥预赛失利之后,中国队主帅由水庆霞换成澳大利亚人米利西奇,球队士气和状态开始慢慢回升。虽然海外拉练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今年4月份于重庆举行的“永川国际女足邀请赛”,中国队先后以5比0和5比1的大比分战胜乌兹别克斯坦以及泰国而赢得冠军,这提升了女足姑娘们的士气,也增强了备战此次“东亚杯”的自信心。
在启程前往韩国之前,中国队在青岛集训并分别和青岛青训中心U16男足队、青岛西海岸女足队各踢了场热身赛,结果分别是4比3和3比0。这样的热身赛,同样可以让女足队员们在出征之前收获宝贵信心,并有助于她们去争取一个好的成绩。
中国女足此次“东亚杯”的对手分别是东道主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北队。就世界排名而言,日本为第七而在亚洲高居榜首,中国队排第17,韩国是第21,中国台北队是第42。对中国台北队,我们保持全胜的战绩。虽然韩国是东道主,但我们对她们也有一定心理优势,而且亚洲杯决赛中我们正是战胜了韩国而夺冠。和日本的实力确实有差距,但同样是2022年亚洲杯半决赛,我们也是逼平日本并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对手。所以,仍可一战。
考虑到我们在“东亚杯”的最好成绩仅为亚军,若想取得突破,难度很大。我们战胜中国台北队是大概率,此外要争取更多净胜球。如果能赢韩国,不输日本,冠军还是有希望的。而即便不能夺冠,在“东亚杯”上展现出好的精神面貌和进步的技战术风格,让球迷们彻底忘掉奥预赛的失败,这个要求并不高!
邵子钦,能否一战封神
作为澳大利亚赢得2015年亚洲杯冠军的教练组成员,辅之以师从名帅范马尔维克的经历,米利西奇的下限不会太低。上限有多高?“东亚杯”女足比赛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摸底考。
此前和澳大利亚的两场热身赛,以及两届“永川女足国际邀请赛”,都只是小测验。技术含量不高,却可管中窥豹,米帅的足球体系从中也能略知一二。总体来说就像他所说的,在控球和逼抢的基础上边中结合,注重定位球攻防。听起来是符合国际足球最新潮流的,但实际运用到比赛中也会受限于球员的技术能力和比赛水平。就此前不多的比赛来看,面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强队(两战一平一负),米利西奇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而面对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这样的弱队,米利西奇的体系还是有较强战斗力的。从这一体系中脱颖而出的邵子钦,也将会成为本届“东亚杯”最值得关注的球员之一。
作为米利西奇时期被扶正的高中锋,邵子钦在“边中结合战术”中扮演中路支点的角色。这对终结能力要求不高,虽然这也是她此前被质疑过的短板,但1.79米的身高以及优秀的身体素质让她在对抗中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而在对泰国的比赛中,她上演的帽子戏法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第一球是抢断后分给队友,再在禁区里接球后右脚果断推射。第二球是禁区前沿转身用左脚打出世界波。第三球是头球破门,中锋本色。三球各有内容,结合在一起更说明了,邵子钦的终结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这对于米利西奇追求的“边中结合”体系是一大利好。
控球和逼抢,需要充足的体能和良好的团队意识,非朝夕之功。但对于有能力的教练而言,定位球的攻防是能够快速见效的。作为中锋的邵子钦,依然是重要一环。而无论是“边中结合”还是“定位球攻防”,脚法良好且有丰富经验的老将王霜、张琳艳以及从欧洲联赛回国助战的王妍雯和沈梦雨,也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米利西奇的阵型以442和4231为主,“双后腰”是核心,这其中就有帮助武汉赢得女足亚冠冠军的老队长姚伟。她的经验,尤其是斗志将成为女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