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曼城太慢国际太疲 1995的京沪争霸 国足选帅之前 “萧规曹随” 死磕到底
第A02版:专栏 2025-07-02

国足选帅之前

马德兴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

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中国足协已经在上月底正式发布公告,宣告与原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结束合作关系,同时任命久尔杰维奇为临时主教练,率国足出战东亚杯赛。新一届国足也将从2日起重新集中备战东亚杯赛。而中国足协与此同时也已经启动新一任国足主帅的聘任工作。不过,在新的主教练选聘展开期间,我们恐怕还是需要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足协的选帅工作始终是以失败收场?

远的不说,就以今年上半年的男足国字号队伍三大赛事任务为例,从U20国青队到U17国少队,再到男足国家队,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成绩惨淡,没有实现去年底所拟定的出线目标和任务。当时,足协曾对外公布,U17国少队的目标是重新进军世少赛;U20国青队的目标是重返世青赛;国足则是至少进入下一阶段附加赛。最终的结果,除了U20国青队的失败令人感觉惋惜之外,其他队伍的失败均令人感到无奈。

尽管主教练并不能完全左右和决定队伍的最终成绩,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各届国字号队伍的主教练全部都成为败军之将,甚至遭到外界的口诛笔伐?这个问题不想清楚,恐怕接下来的国足选帅也大概率逃不出现有的“怪圈”。譬如,当初我们聘请伊万的一大理由是,伊万曾在山东泰山执教过、率队拿过中超联赛冠军,对中国足球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在去年的18强赛输给沙特队之后,伊万在赛后发布会上直言:自己对中国足球、对中国球员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这其实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选帅工作始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从选帅的组织者到专家评估小组,再到更高的管理层,其实始终是以自己的认知、自己拟定的条条框框来依葫芦画瓢,想当然地认为某位教练是符合需求的。但在整个过程中,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我们的球员究竟需要怎样的教练?队员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或者说,有关方面在选帅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去征求我们球员的意见。于是,想象中的情况与实际完全脱节。

就像如今中国足协又将展开新一轮选帅,但试问:我们现在的管理者了解过我们现在的当打球员、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所以,尽管中国足协以往的选帅曾列出不少条件、需求,诸如了解亚洲足球、有执教过国字号队伍的经历等,但是,这些选帅的标准与条件,究竟有多少是符合球员需求的呢?所以,中国足协在选帅之前,恐怕首先要弄明白:我们现在的年轻国脚想要什么,只有明确他们的需求,才能够找到适合现在中国队的主教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