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从“谐音梗”到“哲学课” 这位女旗手  她来自上海
第A08版:残奥会 2024-08-30
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开幕

这位女旗手 她来自上海

章丽倩

巴黎残奥会开幕式于28日晚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辜海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荣幸担任开幕式旗手,希望用拼搏与努力,在巴黎展现中国健儿的风采。“得知自己被选为旗手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这是莫大的荣幸。”辜海燕说,“我第一时间和家人分享了自己的喜悦,他们都为我感到无比骄傲。”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残奥之光见证不屈传奇

巴黎时间8月28日晚,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开幕。可能不少人都知道,这座浪漫之都已先后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1900年、1924年、2024年),但说到夏季残奥会,这却是它的历史第一回。

巴黎残奥会与巴黎奥运会,它们共享同一个口号“奥运更开放”。来自168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名运动员,他们将参与巴黎残奥会22个大项、549个小项的比赛,法兰西体育场、大皇宫等奥运场馆又将迎来一波残奥会带来的热潮。此次,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运动员284人,平均年龄25.8岁,年龄最大的是48岁的乒乓球运动员熊桂艳,年龄最小的是15岁的游泳运动员朱慧。代表团将参加巴黎残奥会射箭、田径、羽毛球、硬地滚球等19个大项、302个小项的角逐。

1948年,在英国曼德维尔医院附近居民区的草坪上,“残疾人体育之父”路·古特曼组织了一场射箭比赛,参赛者是16名下肢瘫痪的病人。1960年,古特曼创办的比赛第一次走出曼德维尔,办到了意大利罗马,根据记载,当时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后来,这次比赛被认定为历史上的首届残奥会。

从1976年残奥会起,夏季项目参赛者不再局限于脊椎损伤人士,而是增加了截肢、视力障碍等选手。1988年,国际奥委会规定,夏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并且残奥会与奥运会分享同一主题口号。

利用从巴黎奥运会闭幕至巴黎残奥会开幕的这段时间,位于巴黎北郊圣但尼的奥运村也完成了微调,如今那里已变身为残奥村。根据巴黎残奥会官网的消息,在巴黎奥运村(残奥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公共空间、道路、人行道和斑马线的设计都已考虑到了轮椅使用者的通行需求,所有临时区域(主入口、代表团欢迎中心或公交车站)在最初修建时就已经建有坡道,以避免在过渡期内重新施工。因此,在奥运会结束后,只需进行一些微调,就完成了从奥运村到残奥村的变身。

旗手覃海燕:敢于亮剑

与巴黎奥运会系出一脉,巴黎残奥会的开幕式也跳出了在体育场馆内举行的传统,各代表团成员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出发,在一路行进后抵达开幕式的主会场巴黎协和广场。在女子轮椅击剑运动员辜海燕、男子举重运动员齐勇凯两名旗手的引导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开幕式入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中国女旗手来自“阿拉”上海。

辜海燕出生于1999年,2015年5月入选上海市残疾人文体中心,成为轮椅击剑运动员。她曾获得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项目女子花剑A级个人赛冠军和女子花剑团体赛冠军。此次是她第二回参加残奥会,将在花剑个人赛、重剑个人赛、佩剑个人赛、花剑团体赛、重剑团体赛共五个项目中登场。

辜海燕是首位担任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的上海运动员,也是中国轮椅击剑历史上首位能在同届残奥会上获得三个剑种比赛资格的队员。

在2008年的一场车祸中,辜海燕失去了自己的左腿(高位截肢),对从小就活泼的她来说,那是一个特别大的转折。“车祸后她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爱与人交流。”辜海燕的母亲杨翠华回忆说,后来女儿是在康复训练和之后的体育专项训练中渐渐重新找回了自我。

“击剑改变了我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感觉对待任何事都有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我终于不用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加入轮椅击剑队后,辜海燕认识了很多和自己情况类似的朋友。从2017年开始,她在各项赛事中斩获荣誉。2017年波兰轮椅击剑世界杯,她是女子佩剑A级个人冠军;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她赢得了A级佩剑个人金牌,佩剑团体、花剑团体、重剑团体金牌;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残奥会上,作为队里年龄最小且首次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辜海燕不仅获得了女子A级花剑个人金牌,还与队友合作拿下了花剑团体的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残奥会的历史始于1984年,当时,第七届夏季残奥会在美国纽约索纳县举行。在巴黎残奥会开幕前,中国于该项盛会上的历史奖牌收获为金牌535枚、银牌400枚、铜牌302枚。在从雅典至东京的五届夏季残奥会上,中国已连续五届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