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赛区比赛现场 谭森 摄
章晓东执裁普陀赛区比赛,从晚报杯球员成长为如今的裁判 程超 摄
随着普陀赛区和浦东赛区先后完赛,2024第39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上海赛区预赛全部完赛。先后从松江赛区、闵行赛区、临港赛区、静安赛区、黄浦赛区、普陀赛区、浦东新区赛区这七大分赛区脱颖而出的32支初中队伍和32支高中队伍将于8月7日至9日齐聚上海市级决赛,争夺本月下旬的全国交流赛名额。
本报记者 程超 实习记者 余汐
浦东赛区 见证“每年都来”的热爱
7月29日-31日,晚报杯上海赛区预赛浦东新区赛区完赛,10支初中队和43支高中队打响63场激烈对决,冲击上海赛区决赛入场券。
逐梦三载,继续心怀Big Dream
这是高一的范家阳和晚报杯走过的第三年。晚报杯对于范家阳来说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他心目中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是我每年暑假必参加的项目,我很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踢球的开心时光。”范家阳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晚报杯是在初一暑假,当时获得了上海赛区决赛季军。第二次参赛虽然没拿到奖,但成绩也还不错。”多次参赛的经历让范家阳的心态从最开始的紧张转变为现在的沉稳放松。
与之前不同的是,前两次,范家阳都是跟随广粤快乐在初中组比赛,随着升入高中,今年他加入了LBigD竞技,和新队友并肩在绿茵场上书写新的篇章。“这个队伍是我们临时凑的,和新队友一起比赛还是有些紧张,但好在我们之前一起踢过球,大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球员,很快就磨合好了。”范家阳说。
面对强劲的对手,范家阳和队友丝毫没有畏惧,反而表现得十分冷静:“就像我们的队名一样,‘L’来源于黄粱一梦,‘D’来源于单词Dream。即使有可能是黄粱一梦,但我们也要心怀‘Big Dream’。比赛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就算没进市赛也不会后悔之前的付出。”
同学同台竞技,好朋友一起“玩”
高中组队伍中有两支球队是来自同一所学校——杨思高级中学。一支是校队,一支是由两个班喜欢踢球的同学组成的球队。吴宇辰和杨智翔正是来自这支班队Quickstep。“很多优秀的队伍聚在一起很热闹,比赛也十分专业,第一次参加晚报杯给我的感受是非常好。”吴宇辰介绍道。
不知是天意使然,还是机缘巧合,这两支同校的球队被分到了同场竞技。相比于吴宇辰的冷静,杨智翔则表示面对校队有些压力。虽然最后憾负于杨思高中队,但对这群小伙子来说这并不是一次打击,“毕竟他们是校队,我们就是班级里喜欢踢球的一群朋友组成的一支队伍,来参加比赛也是和好朋友们一起过来玩。”
人外有人,球外有球,强中自有强中手。吴宇辰和杨智翔坚定地表示明年还要继续参加晚报杯,还要带上好朋友们一起和高手过过招。
普陀赛区 来自“80后参赛者”的好奇
7月26日-28日,晚报杯上海赛区预赛打响普陀赛区赛事,36支高中组队伍和10支初中组队伍经过42场对决,角逐上海赛区市级决赛入场券。
一项赛事,点亮一批人的足球路
除了在场上为了成绩拼搏的运动员,这片赛场还见证了更多人的成长。
章晓东是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准大三学生,作为国家二级裁判员的他被普陀区足球协会选派担任晚报杯预赛执裁工作。“今年是我第一次担任裁判,不过初中时我曾代表桃浦中学参加过比赛。”章晓东告诉记者,“以前踢球因为实力不够,经常在晚报杯‘一轮游’,现在作为裁判,可以从头到尾完整地参加整个预选赛,更深入地了解这项赛事。”
谈及走上裁判员岗位,章晓东说离不开晚报杯的启蒙。“晚报杯的举办,激起了我们那一批初中生对于足球的热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意义上爱上了足球这项运动。”章晓东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他希望能有一天站上中超舞台去执裁自己喜爱的球队——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的比赛。
足球,青少年间的社交密码
晚报杯赛场上,球员们在热血激战的同时,赛场外也汇聚着不少家长,隔着围栏关注着自家孩子的一举一动。
林剑峰夫妇一早就来到比赛场地,为参加初中组比赛的儿子加油助威,有缘的是,“80后”林剑峰曾参加过晚报杯比赛,“我没有想到晚报杯比赛现在还在举办,当知道儿子要来参赛,我也很好奇想要看看现在晚报杯是什么样子。”林剑峰说,他小时候踢球的场地是煤渣地,看到现在修剪得齐整的草地,觉得当下的孩子很幸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林剑峰告诉记者,其实他儿子并不是从小喜欢足球,因为和同学一块儿踢球,逐渐地喜欢上了。“他们一帮小朋友喜欢踢球,带着我儿子也开始接触足球,通过比赛他们关系更近乎了。”资深球迷父亲看到儿子兴趣发生了变化,觉得很欣慰,“我鼓励他多踢球,因为足球可以锻炼心智,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