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体操男团的金牌以这种方式与我们失之交臂。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但如此残酷之极却也始料未及,对中国未来的团体项目也是一次非常痛心的警示。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林龙
团体项目,赢一起赢,输一起输。诚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误也在所难免。但,有些失误本可以避免,而有些失误也很难原谅。苏炜德在体操男团最后一个单杠项目中出现的两次掉杠失误,让团队之前所有的努力——包括前三年的所有努力,以及所赢得的3.267分领先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原本已十拿九稳的冠军拱手让给了日本。意难平,莫此为甚。
苏炜德也努力了。在奥运会这种最顶级的赛事中出现失误,怨不得还年轻的他,只是这一结果很难让人坦然面对。而且,他的失误背后还是有一些让人深思的东西。世上没有“如果”,但为了避免今后大赛中再有如此重大失误,复盘有益。
首先,苏炜德原本只是此次奥运男团的替补队员,只不过因为孙炜在赛前熟悉场地时意外受伤而临时入选。就像李小鹏所说的:“苏炜德临危受命,很不容易。请多给他鼓励。”那么,孙炜的受伤原本能否避免?在奥运这么重要的比赛中,赛前的热身,有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保护措施?有没有必要再冒风险去做容易受伤的热身?作为身经百战的世界顶级强队,中国体操队本该避免这一意外的发生。
再者,苏炜德是否是最佳替补人选?在2023年的体操世锦赛男团项目中,也是苏炜德在单杠比赛中出现两次掉杠的严重失误,从而导致中国队没能夺冠而屈居亚军。同样的错误,2024年奥运会“完美复刻”了2023年世锦赛,结果也如出一辙。体操队的教练团队,应该深思——这一人选真就合适吗?当然,体操团体比赛的人选问题,原本非常复杂,很多队员在单项上很强却不一定适合团体比赛。即便种种迹象表明了苏炜德确实是孙炜之外最合适的团体项目队员,但,作为替补队员的苏炜德,做好了替补出场的准备吗?
像孙炜受伤而由苏炜德顶替出战团体赛的事例,在奥运或世锦赛等大赛中确实极为罕见。但,罕见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因为罕见,所以替补队员很难做好百分百准备。如果教练团队有此思想,绝不应该!既然立志要在12年后重新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那就应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包括应对所有极端情况的准备。很显然,苏炜德做得还不够。在之前的资格赛中,他在跳马比赛中也出现了失误——也是全队唯一的失误。短短两天时间出现三次重大失误,除了心态问题,肯定有准备工作的问题。而这个责任,不应该由作为替补队员的苏炜德一个人来背。对此,体操名宿李小双忍不住在赛后直抒胸臆:“教练组是最大的问题。”
俱往矣。李小鹏说得对,请多给苏炜德一些鼓励。他比所有人都更难过,而这一次的失败对他成长也有更大的价值。希望他和整个体操队都好好反思,调整心态,打好接下来的个人赛。如果苏炜德能成大器,他一定是队中最知耻而后勇的那一个。
肖若腾妈妈:在意的是你疼不疼
参加体操男团比赛的队员们,赛后大家都一样难过,而肖若腾的哭泣是最让人泪目的。作为28岁的老将,他或许就此错过了最后一次冲击奥运冠军的机会。“我接受不了……”这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也最痛的感怀。
在巴黎的肖若腾哭了,在北京的肖若腾妈妈也哭了。肖若腾是为了痛失冠军而哭,妈妈也是,但还有独属于母亲的痛。“别人只在意你赢不赢,而我在意的是你疼不疼……”这是每一个母亲最朴素的本能,而此时此刻,却比一切道理都高贵。
让肖妈妈痛的是肖若腾拚到出血的胳膊,是肖若腾打了封闭才能参加此次奥运,更是肖若腾付出职业生涯的全部努力却始终都够不到奥运金牌的遗憾。在家里的荣誉柜里,正中间的位置就是留给奥运的。一块银牌和两块铜牌之间的位置是空的,“专门留给金牌的。”但这个“空”可能永远都没机会去填补了。
了解了肖若腾的所有奥运征战史,才会真正理解他赛后泪水的难以抑制。里约奥运之前的测试赛,肖若腾意外小臂骨折。为了能参加奥运,他选择了保守治疗而未动手术,结果他吃了几个月的止疼药之后却在最后一刻被挡在奥运大门之外。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肖若腾带领队伍发挥出最好水平,尤其是个人全能比赛,但日本队桥本大辉虽然出现严重失误但依然赢得那个充满争议的冠军,而肖若腾就只得到一枚银牌。
如今的肖若腾已28岁,而且全身都是伤。可为了能帮助队伍去赢得那枚最有分量的男团冠军,也为了心底深处的奥运冠军梦,肖若腾依然带伤出征。每场比赛都是打了封闭后才能上场。“我的肩伤影响吊环、单杠、双杠,手腕伤影响鞍马,脚踝伤影响自由体操和跳马……”他原本也已经做到了极致,跳马比赛更贡献了全队最高的14.8分。原本他与金牌已触手可及,中国队在最后一个项目之前领先了日本队3.267分,这比资格赛的领先优势还要大。但,团体比赛有很多个人不可控的因素。肖若腾终究还是和冠军擦肩而过了。
接下来肖若腾还有个人全能比赛,但和日本人桥本大辉以及队友张博恒相比,他没有太多优势。而下一届?几乎不可能了。团体比赛结束后,他流出了男儿不轻弹的泪水。“但人生总是这样……”不过,肖若腾并没有怪失误的队友,还是选择了自己扛:“我哭可能是因为自己没发挥好……”
张博恒:比赛可以输,气度不能丢
团体赛的五个队员,出现重大失误的苏炜德肯定是最难过的,老将肖若腾是最不甘心的——所以哭了,有奥运金牌在手的邹敬园和刘洋次之。和他们相比,张博恒最冷静,甚至冷静得有些不近人情。作为队长及当下中国体操男队的领军人物,他表现的气质很得体。而这,也让我们有理由对体操队接下来的比赛保持信心。
张博恒是巴黎奥运周期重点培养的领军人物。他原本就应该参加上一届东京奥运会的,但很可惜,差了一点点。东京奥运之后,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勇夺个人全能冠军的张博恒开始承负带领中国男队在巴黎奥运创造辉煌的历史重任。这三年来,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2022年全国锦标赛,张博恒赢得个人全能和自由体操冠军。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张博恒再得个人全能冠军。此后的杭州亚运会,张博恒作为领军人物而赢得男子团体冠军和个人全能冠军,以及单杠冠军。
张博恒这一周期的优异表现让中国体操队对巴黎奥运的男团金牌抱有了非常高的期望。而在此次男团比赛中,张博恒的发挥更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资格赛中,他的总成绩达到88.597力压日本队刚慎之助以及桥本大辉而稳居第一,此外还在个人全能和单杠项目的资格赛中名列第一。最后的决赛,张博恒同样发挥出领军人物应有的水平。在最后的单杠比赛之前,中国队领先日本队3.267分,这在团体项目中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分差,所以才有陈一冰提前庆祝冠军的乌龙。
但,团体项目的领军人物固然重要,可惜并非全部。因为队友的失误,张博恒和其他队友只能是与分量最重的男团冠军擦肩而过。赛后肖若腾的泪水述说了整个队伍的不甘,张博恒没哭,其实他心里的难过并不亚于肖若腾。只是,作为队长,他必须第一个走出失金痛楚。从他赛后的表现来看,张博恒做到了,正如他在社交媒体上所写到的。
“……很感谢大家对于中国体操队的支持。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是你们让我变得更好……所以我希望大家有个好的身体,可以早些休息。晚安。”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看到苏炜德哽咽着道歉时,张博恒立刻站出来帮他:“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比赛失败不是个人问题,我们可能在角色上有一些疏忽……后面还有比赛,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及时把状态调整过来。”
张博恒在赛后的表现和比赛中一样,无愧他作为队长的职责。有他在,我们对中国男子体操队接下来的表现就还应该报有充分的信心。
半场开香槟 陈一冰道歉
一场始料未及的失败,让很多人破了防。而这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吊环冠军陈一冰感受是最深的。当中国队以3.267分的领先优势进入到最后一个项目之前,他在社交媒体上提前为中国队庆祝冠军了。最后的失败,让他成为了“笑话”。陈一冰并没有逃避责任,第一时间对公众表达了歉意。
“提前庆祝中国体操男团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团冠军。12年后再次回归No.1。祝贺,为师弟们感到骄傲。后面应该会有更多的金牌了。不好意思,还没有师弟们的庆祝照片,就用这张图片(巴黎奥运的金牌)代替吧。”这个帖子发出后,陈一冰还饶有兴趣和网友们互动,“好多人问我还没比完……怎么就夺冠了。从日本桥本鞍马掉下到中国刘洋的15.5就决出胜负了。高手过招只需一瞬间,我的预言来自于……你猜!”
如此欢乐的心情很快就因为苏炜德的两次掉杠失误而沉入冰窟,而陈一冰所发的两个帖子也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在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陈一冰很快删除了这两个帖子,并发表了致歉文:“12年了……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我确实没想到会这样,我就是想要看到男团夺冠。”中国最后一次赢得奥运体操男团冠军还要追溯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所以陈一冰的提前庆祝,完全可以理解,而陈一冰对于中国队员们赛后的心情也很能理解。“师弟们别哭。看你们眼中有泪的那种不甘,我真的很难过。对不起,大家都来骂我吧,是我没等到竞技体育出结果的最后时刻把话说早了。这种逆转我确实没想到,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