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聊起足球  郎朗上头 郎朗:钢琴和足球太像了
第A03版:聚焦 2024-06-21

聊起足球 郎朗上头

林龙

“亲爱的各位《东方体育日报》的读者朋友,还有我们的中国球迷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郎朗。希望大家能欣赏到一届最精彩的欧洲杯,这次在德国,祝大家看球愉快!” ——郎朗

文/林龙

在欧洲杯期间采访郎朗,这是我长期以来的心愿。如今,心愿终了,别无遗憾。

心愿最早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在奥地利和瑞士采访欧洲杯,决赛前获悉郎朗将在维也纳的美泉宫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以及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合作一场音乐会。我和几个同事就专程赶往美泉宫,欣赏到了这场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的古典音乐盛典,而郎朗是这个夜晚的男一号。

虽然欧洲杯跟我们中国没任何关系,但郎朗却让中国在欧洲杯决赛的主办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赢得最好的赞誉和最热烈的掌声。记得音乐会上还相识一对从另一个音乐之都——莫扎特出生地萨尔茨堡赶来的老年夫妇。老太太是郎朗铁粉,甚至穿着一双以郎朗名义发布的限量版运动鞋。听着她对郎朗如顶礼膜拜般的赞誉,由衷为中国感到骄傲!此后又相继认识了不少德国音乐家,他们对郎朗无不是崇拜的心态。

就钢琴演奏的艺术成就,郎朗在国际上得到的声誉是超过想象的。

记得2008年那场音乐会结束之后,我们在不远的地方听到郎朗第一时间给家里拨电话,标志性的东北腔“老牛了”,至今记忆犹新。但音乐会之后郎朗就有其他的安排,也没能跟他聊上几句。此后,当拜仁来上海打商业比赛时,也有机会和受邀来做嘉宾的郎朗聊过足球,以及音乐,但时间都很紧,只是匆匆数语。这一次采访德国欧洲杯的计划很早就做出,所以就有了和郎朗深度对话的念头。

经过大半年的多方联络,也动用了各种资源之后,终于和郎朗约好了此次采访。虽然郎朗并未如2006年世界杯或2008年欧洲杯一样为大赛专场演出,但正巧他会在6月19日回亚洲巡演之前在慕尼黑有场“钢琴之夜”音乐会,他答应我会在排练间隙抽出20分钟时间。对于每天练琴时间8小时以上的郎朗来说,这已经是极限。但由于签证迟迟未下,所以采访的时间也几经周折,难以决定。运气不错,签证下来后发现,采访可以如约进行,心才落定。

赶到演出所在的慕尼黑伊萨爱乐音乐厅时,“郎朗”的大名帮了我一个大忙。本来怕没地方停车,特意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来寻找车位。但当音乐厅一个保安听说是来采访郎朗的,他很爽快地为我打开大门,并让我停在内部员工停车位。免费,而且安全。舒服,且可以沉住气准备与郎朗的对话。

虽然是世界最大牌的钢琴演奏家,但郎朗并没有任何大牌的作风。就像他之前在微信上给我留的语音,他喜欢说“好玩儿”,语态和孩子一样。面对面谈话时,“好玩儿”也是他的口头禅。艺术家的心,和普通民众的心,是不一样的。对艺术的追求越深,就越不一样。“赤子”,是我对郎朗的感受。在国际上,他是为祖国赢得荣誉的“赤子之心”。音乐上,他是追求完美的“赤子之心”。足球,亦然。

此前真没想到,“郎朗是球迷”并不只是讲讲的,他是真喜欢,也真挺懂球。尤其是说到中国足球,“精神比技术更重要”,这个见解和格局,非常大气。而谈到卡瓦哈尔、谈到德国队,他的语气和谈吐也和资深球迷毫无二致。

作为世界最好的钢琴大师,又是一个铁杆的球迷。郎朗在这二者间的桥梁作用可谓是独一无二。正如他说的“十个队员和十根手指”“90分钟的音乐会以及足球比赛时间”“低音对后卫,高音对前锋”,等等,观点也举世无双。但由郎朗说出,恰逢其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