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丽倩
比赛场上有了cosplay(角色扮演)风,国际级裁判来做现场点评,选手和裁判间有问有答,还能即时交流节目创意……“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在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滑冰选拔赛暨迷你超级杯的赛场上,参与其中的“大朋友”(成年参赛者)和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了这场办赛模式迎创新的冰上全民赛事。
今年是奥运年,也是“阿拉的奥运会”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的举办年。与以往的冰上全民赛事相比,这回滑冰选拔赛暨迷你超级杯上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明显变得更多了。
本次赛事共设置成人队列滑、多人趣味滑冰表演、成人单人滑、冰童选拔四个组别。作为这片赛场上最高龄的参赛者,64岁的蒋永健便是和五位队友组队,报名了多人趣味滑冰表演,而拿出的节目则是《天鹅之战》。“感谢比赛设置了这样一个组别,让我们这些年纪比较大的滑冰爱好者也能来过把瘾。”在当天的比赛中,观众们既看到了二次元感觉十足的节目《轻涟》,也看到了体现童趣的《小美人鱼》《料理鼠王》等,可说是选手们滑得尽兴,观众们也快乐地过了个节。
在近些年国内面向大众的滑冰赛事中,大部分时候的主角都是青少年。对此,作为一个成年后才真正接触滑冰的爱好者,成人单人滑组的参赛选手朱晴可是有心愿想说。“特别感谢办赛方为我们这些成年爱好者也提供了参赛的舞台。如果可能的话,以后在给小朋友们多办比赛的基础上,希望也能继续多想到我们这些成年后才开始学滑冰而且学冰不易的‘大朋友’。”
另外,由复旦大学花样滑冰校队演变而来的“复旦大学Team Cristalla”,该队10名运动员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交叉变换演绎了《Try Everything》。据了解,该队部分队员曾代表复旦大学参加过2023/2024赛季全国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并获得了校队组第五名的成绩肯定。
上海市民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沪上大众体育爱好者竞相报名的“阿拉的奥运会”。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中的桥头堡,上海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运动发展。至2023年末,本市冰雪运动场地31个,场地面积4.13万平方米。其中,滑冰场地22个,占比70.97%;滑雪场地9个,占比29.03%。作为在本地起步较早的冰雪项目,花样滑冰在上海更是拥有不小的爱好者群体。
时隔四年,市级赛事再设成人单人滑组比赛,为上海成年运动员和成人花滑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比赛舞台。另外,此次比赛还作为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总决赛的唯一市级选拔赛,成人单人滑组、成人队列滑组、多人趣味滑冰表演组的各前六名获得了直通本届市民运动会滑冰项目总决赛的名额。
2024上海超级杯将在10月国庆期间如约而至,而在如今初夏的6月,今年上海超级杯的首场路演也就此展开。运动员们不仅在竞争选拔赛排名,更是为了能出现在上海超级杯这一顶级赛事舞台上而努力——上海超级杯开幕式表演节目之一以及超级杯冰童由本次选拔赛产生。
在冰童选拔环节,四个小选手一组同时上场,评委们主要是考察他们的滑行基本功、反应速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现场氛围比较轻松。而在成人单人滑、成人队列滑、多人趣味滑冰表演三个组别中,经过评委专家的评估,他们中的优秀表演者会参与上海超级杯的开幕式演出。另外,通过首场路演的前期预热,对于2024上海超级杯的期待也已开始在市民之中传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