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
昨天在网上看到报道关于山东泰山俱乐部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年初,我就曾经提过一个观点,未来10年乃至未来30年,如何从根本上实现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应该是中国足球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994年的甲A元年12支球队分别是大连万达、广州太阳神,辽宁远东、上海申花、山东泰山、四川全兴、广东宏远、北京国安、八一、吉林三星、沈阳六药和江苏迈特。现在只有四支球队还活着,其中还在顶级联赛的是三支球队,按存活率算的话是33%。
2004年中超元年的12支球队,如今只有五队还在,分别是:山东泰山(山东鲁能泰山)、天津津门虎(天津康师傅)、北京国安(北京现代)、上海申花(上海申花SVA)、青岛海牛。
中国职业足球发展了这么多年,俱乐部挣钱的能力是在退化,而俱乐部的花费却在大幅度增加。
1998年申花俱乐部的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1999年通过场地广告、球衣广告(两项共2600万元)、与曼联比赛收入(1000万元)、其他广告以及比赛门票和出售球员获得的收入,和1998年持平。上述这组数字,都是和当年的申花俱乐部负责人求证核实过。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家俱乐部全年的开支才是多少钱?
即便已经不是金元时代了,中超俱乐部的工资开支,和日本、韩国俱乐部现在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是高的。
韩国职业足球联盟今年年初公布了2023赛季K联赛俱乐部的球员工资以及支出状况。K1联赛俱乐部的平均年薪支出为138.567亿韩元(约合7500万人民币)。在各俱乐部当中,全北现代的年薪支出为198.7677亿韩元(约合1亿人民币),排名第一。
而K1联赛一线球员平均年薪为税前2.9545亿韩元(约合161万人民币)。
在股改和新老交替两件事上,上海申花在过去几年里也曾经经受过磨难和阵痛,目前在这两方面,算是已经初步顺利上岸。
据最新的报道来看,几个熟悉的老对手,同样的考验,或早或晚,都要经历一回。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生存问题,还是要让我们的职业联赛和俱乐部真正做到健康运转。
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全世界大多数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早就把标准答案给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