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亚洲杯踢了两轮,中国队没有进球,而对手都是国际足联排名远在身后的队伍。这是什么原因?
看国家队比赛,越看越累。过去队伍还有个特长,比如说两翼齐飞中路包抄,比如说45度长传高中锋抢头球,再比如说有哪名球员远射功夫好,球到他脚下有盼头……现在什么都没有。
球在后场通常是很难到中场的,到了中场是更难到前场的,到了前场要想有射门,几乎就像是彩票中了奖。这样的比赛踢得累,看得更累,不要说舒畅,就连让人有吼一声的激情也难。
至于比赛中最不应该有的失误,却总是在眼前出现:传球通常不会过三脚;好不容易超额了,第四脚会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传丢了;持球队员被对方逼围着,没有队友上去接应一下给他解围;无球队员不会跑空当位置,让持球的干着急,结果,又被对手抢走了,唉!
日本队的踢球方式很有看头。他们的防守没有拎着菜刀猛扑上去的恶煞样,而是通常二到三人围上去,贴得足够紧,动作不大,也不胡踢,但就是让持球的对手出不了球,不得不被“卸”下;他们的进攻也不像“超音速匕首导弹”那样有着令人恐怖的速度,基本上是一群羊似的慢慢往前涌,没有强烈的压迫感,但突然间会有一脚球飞过,然后羊群中冒出一只狮子在门前灵光一闪,球就进了。这样的比赛看得不累,而且踏实。
为什么中国队踢不了这样的比赛呢?主要还是没有日本队那种驾驭比赛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没有那种技术。球到腿上,不是被吸力似的“卸”到脚下,而是如同弹到榆木疙瘩一样硬崩崩地撞出去2米,这种技术怎么可能胸有成竹?当然,这是国足的老毛病了,不要说三两年,五到十年也未必能改过来。
还有一个,看国足这两场比赛的内容(也包括过去),对应中国职业联赛的水平应该也是很烂的吧,事实却相反,看中超排名前几位俱乐部队的比赛,要比看国足养眼得多。配合也顺畅,对抗也激烈,进球也有漂亮的。国足球员都是中超联赛的佼佼者,为什么离开了俱乐部就踢不出联赛的水平了?
国脚们为国家队踢球和为俱乐部踢球,是否投入了同样甚至更高的热情和努力?该不该对中国目前的职业联赛在制度上进行深层次改革?至少应该让球员有更多的动力为国家队效力!
对于正在进行的亚洲杯,我的看法一如赛前:没有期望就是最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