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康
“如果可以把队员带好了,我就会觉得很开心。
12月25日上午9点,奚志康如往常一样穿戴整齐准备前往训练场开启新的一天。不同于过去10年那样,如今他战斗的地方又回到了崇明根宝足球基地,执教对象也从海港一线队的队员,转变成2005-2006年龄段的全运队队员。从青训到职业队,再从职业队回到青训,奚志康一直没有离开过足球,67岁的他也始终在学习。
12月25日,恰好是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18周岁生日,这一天,我们在崇明根宝足球基地聊了聊他现在的工作,当然话题也少不了即将过去的这一年。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刘闻超
用冠军告别,用冠军开始
12月17日,上海海港重新集中,此时奚志康已经在崇明根宝足球基地带队一周了,海港俱乐部新闻官表示,由于年龄原因,这位在队工作十年的“老法师”离开一线舞台转战青训。他目前的身份是根宝基地2005-2006年龄段主教练,两年后他们将出战全运会男足比赛。当然,继续为上海足球培养后辈人才,是基地内所有人在征战之余的共同目标。
上海男足在全运赛场有过太多辉煌历史,他们曾在1983、2009、2013、2017四届比赛中夺魁,其中后三届是连续夺冠,不过上届比赛中,上海男足的连胜节奏被打断。一定程度上来说,球队的备战和临场经验值得总结。鉴于此,上海足协针对下届比赛的队伍整合,提出了在教练组配置方面增加经验、完善带队和备战节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有职业队伍的经验更佳。这种情况下,包括徐根宝在内,大家很快想到了奚志康,尽管当时后者仍在海港俱乐部工作,但根宝还是在上半年组织教练选拔组时叫上了奚志康,“你来看看,看看这批人和武磊他们小时候比怎么样?”徐根宝对奚志康说道。
参加选拔的队伍除根宝基地球员外,还包括了申花、幸运星、嘉定汇龙三队的适龄球员,而这几支队伍当中如叶张根、武明等带队教练都曾是奚志康的队员,这也令大家交流和联络起来更为熟络。近距离看过队员们的表现后,奚志康向徐根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比小时候的武磊差!武磊更强在速度和跑位,这批孩子虽然看着小,但也敢于身体对抗……”
11月初,上海海港捧起中超联赛冠军奖杯,这正是今年年初奚志康内心许下的愿望。由于年龄关系,他本就大概率会在本赛季结束后离队。“年初外教团队到位后,需要尽快了解球队方方面面的情况,作为我们中方教练来说,也可以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我也想争取和这个团队一起再拿个冠军,如果可以实现的话,那也是上海球队第一次二度染指国内顶级联赛冠军。这样离开也算有个比较圆满的交代。”奚志康说。
奖杯如期而至,一个月后奚志康便来到崇明报到,开启新的挑战。“这批队员能吃苦”
崇明根宝基地的这支2005-2006年龄段队伍,肩负2025全运会重任,球队在选拔和组建后,仍面临一些位置上的“查漏补缺”。目前,这支队伍仍旧施行总教练(徐根宝)负责制,高洪波以基地技术总监身份加盟,奚志康则是2005-2006年龄段队伍的主教练。由于球队中2006年出生的队员占大多数,因此在面对同龄段队伍时,免不了在身体对抗上会吃些亏,故在体能和脚下技术上,教练组希望能更多打磨。
“来了两周,现在球队中的人大概能认下个80%-90%了,我们也在观察和总结,看看队伍相比其他外省市队伍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徐指导向来很看重队员的态度,只要你态度好,队伍的大门就为你敞开。当然,人员上还在不断调整,包括队员的选拔,这些都是为了上海足球本身。”奚志康说。让奚志康感到欣慰和有些意外的是,在自己到队后的两周里,他发现手底下这批队员比自己想象中更能吃苦。按照日常安排,球队每两周放一天假,一般来说周日早操结束后,队员们可以就地解散,等到晚上9点再回到基地。“附近有个万达广场,他们会去那里走走,吃吃饭放松一下。我们队员体形小一些,场上跑动要求会更高,但在最近这段时间比较枯燥的体能训练中,所有人都很投入,没有显示出什么情绪,这一点不容易,毕竟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被家长捧在手里的。”“千万别和老奚玩抢圈”
奚志康承认,尽管这样的训练可能对小球员的投入度和兴奋度上有些影响,但万事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对于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以小打大”的上海队来说,在强调走脚下同时,如果能在体能和敢于对抗的心理上有所强化,那就能弥补力量上的一些落差。
两周时间里,奚志康在观察队员,队员们也在熟悉和了解奚志康,足球是他们共同的语言。众所周知,老奚素以脚下“有活”著称,以前在海港队时就经常和队员进行4VS2抢圈。维托尔·佩雷拉执教时期,教练组经常会在训练结束后踢上几脚活动活动,一众葡萄牙教练组成员实在没想到,原来平日身边这个老成持重的“奚”脚底下活这么细!久而久之“千万别和老奚玩抢圈”的梗就被传开了。而那时,奚志康在这项游戏中的固定队友是胡尔克、奥斯卡……
“我现在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能在4VS2上赢我的话就能去职业队了。”奚志康笑着说,“主要也是给他们点动力,同时让他们学习一下,有些球平时他们就没办法传出去,可能我一示范,他们就知道要如何处理。足球是需要天赋,但要想真正持续提高,还是要靠数量的堆积,脚下触球的时间久了,感觉自然好。哪怕是奥斯卡,他年轻时候肯定也有这样的过程。”“徐指导有了新思路”
如今在崇明,队员们两周放一次假,奚志康也是一样。带职业队时,他身边都是成年队员,教练组通常是外教;回到青训舞台,身边都是“孙子辈”的年轻人,却也不影响他的投入。球场上的进可攻、退可守,放到奚志康身上成了“动静皆宜“。
每次来根宝基地,奚志康总会发现一些来自徐根宝身上的”新东西“,这回也不例外。“现在徐指导在个人突破方面有一定要求,他有新的思路。虽然在训练中有些环节做得不好还是会骂,但如果是个人突破失误了他可能反而会容忍许多,并且以鼓励为主。国内现在很多比赛中进攻球员碰到防守球员都不太敢过,都习惯把球传回去倒一下,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客观地说,作为教练我们也能理解,因为一旦球被断后造成失球,可能下一次就没机会了。只是这样一来,久而久之比赛很难有亮点、有提高。所以,现在韦世豪突破一下,外界会觉得有亮点,包括以前我带毛剑卿也是这样。徐指导现在很强调这方面,如果能够形成定律,让队员们养成习惯,我想应该是能出点人的。对我来说,重新来到基地,也同样是向徐指导再学习的过程。”
一边说着,时间悄然来到了14点30分,基地楼里的队员们陆陆续续来到大厅准备进行下午的训练。看着这群年轻的身影,奚志康的口中既有语重心长也不乏希望:“一个队员成长过程中,要吃10年苦,从10岁到20岁多吃苦,从20岁到30岁要走上前排舞台,无论是足球还是生活才能有所收获。30岁后慢慢进入职业生涯末期,然后经历转型。足球的淘汰率较高,要真正达到塔尖位置并不容易。同样的,对我来说,作为教练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路去带一批队员,如果可以把他们带好了我就会觉得很开心。一直以来,带出符合自己理念的队伍就是我的初心,我会和队员们一起继续努力。”